[发明专利]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4339.4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1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2/12 | 分类号: | B60R22/12;B60R22/18;B60R22/34;B60R22/4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就座状态 安全带 车辆用 拉出量 安全带装置 四点式 安全带卷收器 带扣装置 车辆ECU 检测 卷收 舌片 座椅 连结 优化 | ||
本公开提供一种为了优化乘员的就座状态而根据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车辆ECU基于根据乘员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且安全带的带扣装置与舌片被连结之后的乘员的就座状态而变化的安全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车辆用ECU在安全带的拉出量超过容许值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安全带卷收器以卷收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与以往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相比能够更切实地束缚乘员的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要求适当地控制左右的腰带及左右的肩带各自的拉出量。
在日本特开2010-0586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优化腰带及肩带相对于乘员的佩戴位置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的发明。
然而,日本特开2010-058679号公报中记载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没有考虑在由于乘员的就座状态的变化而腰带或肩带的拉出量变大了的情况下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有可能无法利用安全带及气囊等得到合适的束缚。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为了优化乘员的就座状态而根据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一种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其中,包括:左右一对腰带,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腰部对应;左右一对肩带,分别连结于该腰带,与所述乘员的胸部对应;前锁扣部,能够在乘员的前面进行左腰带及左肩带与右腰带及右肩带的连结及连结解除;卷收器,配置于所述腰带及所述肩带中的至少一方的带的卷收侧端部,能够进行所述带的卷收及拉出;拉出量检测部,能够检测所述带从所述卷收器的拉出量;及就座状态检测部,基于在乘员就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且所述前锁扣部被连结之后的乘员的就座状态的变化时由所述拉出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
根据第一方案,本公开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能够基于根据乘员就座于车辆用座椅且带的锁扣部被连结之后的乘员的就座状态而变化的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卷收器配置于左右的肩带各自的卷收侧端部,所述就座状态检测部基于乘员合适地就座时的所述肩带的拉出量即基准值和在判定时由所述拉出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肩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上身在左右方向上的就座状态。
根据第二方案,本公开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能够基于根据乘员的就座状态而变化的肩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上身在左右方向上就座状态。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卷收器配置于左右的腰带各自的卷收侧端部,所述就座状态检测部基于乘员合适地就座时的所述腰带的拉出量即基准值和在判定时由所述拉出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腰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腰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就座状态。
根据第三方案,本公开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能够基于根据乘员的就座状态而变化的腰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腰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就座状态。
本公开的第四方案以上述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卷收器为单个卷收器,能够左右同时进行左右的腰带的卷收及拉出,所述就座状态检测部基于乘员合适地就座时的所述腰带的拉出量即基准值和在判定时由所述拉出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腰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腰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就座状态。
根据第四方案,本公开的车辆用四点式安全带装置能够基于根据乘员的就座状态而变化的腰带的拉出量,来检测乘员的腰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就座状态。
本公开的第五方案以上述第二~第四方案为基础,所述就座状态检测部将从乘员就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且所述前锁扣部被连结时起到所述判定时为止由所述拉出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拉出量的最小值作为所述基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4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