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63759.0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合;胡春芳;耿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7/06 | 分类号: | C07D417/06;C07D417/14;A61P31/04;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香豆素噻二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如通式I‑VIII所示,该类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从而有机会为临床抗微生物治疗提供更多安全、高效的多样化候选药物,有助于解决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顽固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新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等临床治疗问题。其制备原料简单,廉价易得,合成路线短,对抗感染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及合成香豆素是一类以苯并α-吡喃酮为母体的芳香氧杂环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能力,使得这种特殊的刚性稠环结构易通过氢键、疏水作用、π-π堆积以及静电相互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作用与有机体中的活性分子和活性结合位点发生作用而表现出广谱性。近些年来,尤其在药物化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致力于以香豆素为基本骨架的药物研发。比如在抗凝血、抗HIV、抗癌、抗高血压、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由于其肝毒性等毒副作用导致其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香豆素环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并能方便地引入各种功能基团,在药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噻二酮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现代医药化学中的重要药物结构片段,其独特的芳香五元杂环结构上的2位和4位的两个羰基不但易与DNA、酶和受体发生作用,而且可以破坏线粒体膜的完整性,因而能够发挥良好的生物活性。
为发现更好的抗微生物活性分子,对其7位酚羟基进行结构修饰,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包括卤代苯基和脂肪链如烷基、羟烷基、链烯基、炔基、羰基等调节分子的刚性和柔韧性。因此,将香豆素与2,4-噻二酮杂合所得到的香豆素噻二酮杂合体有望成为新型的高效抗微生物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的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香豆素噻二酮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结构如通式I-VIII所示:
其中,
通式II中n为0~17的整数;
通式IV中Y为CH或N杂原子;
通式V中R1为氢、甲基或芳基;
通式VI中R2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或芳基;
通式VIII中X1、X2和X3为氢、氟、氯、溴、碘、三氟甲基、氰基、硝基或甲氧基。
优选的:
通式II中n为0、1、2、4或8的整数;
通式IV中Y为CH或N杂原子;
通式V中R1为氢;
通式VI中R2为乙氧基;
通式VIII中X1、X2和X3为氢、氟或氯。
优选的:为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3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