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微流控光学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3734.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谦;李展;刘泓;赵峻岭;付美文;张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顾天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微流控 光学 检测 系统 | ||
一种荧光检测技术领域的多通道微流控光学检测系统,包括:光源,用于输出光信号;数量为一个;多通道微流控模块,设有不少于两个微通道;光源耦合控制模块,用于向各微通道分配输入光信号;液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微通道中微滴的生成频率和流速;光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经微通道的光信号再生成电信号并放大;检测分析模块,与光电转换模块电连接,对经放大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采用单一光源实现多通道的检测,同时避免因通道数量的增多而增加光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荧光检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多通道微流控光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光学荧光检测技术是DNA检测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荧光检测采用激光光源,在光电转换模块接收并检测微液滴经荧光照射后光信号的变化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数据采集及算法分析得到检测结果。
现有技术中,荧光检测时需要激发光源发出一定功率的照射光,在已添加荧光染料的微滴被照射后,微滴中的DNA吸收到足够能量才能发出可被检测到的荧光。然而光强度的变化易受环境影响,光路中一旦出现干扰,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荧光检测多是直接对微滴照射激光,激光光源受环境影响稍微偏移就无法顺利完成检测,故对系统结构精度要求很高。另外荧光检测所需的光源功率比较高,故检测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微流控光学检测系统,采用单一光源实现多通道的检测,同时避免因通道数量的增多而增加光源功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
光源,用于输出光信号;数量为一个;
多通道微流控模块,设有不少于两个微通道;
光源耦合控制模块,用于向各微通道分配输入光信号;
液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微滴的生成频率和微滴在各微通道中流速;
光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经微通道的光信号再生成电信号并放大;
检测分析模块,与光电转换模块电连接,对经放大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采用光电倍增管或雪崩二极管,数量为一个;本发明避免了对每一路微通道单独设置光电转换模块,从而缩小检测系统的体积、降低成本。
所述多通道微流控模块可以是多个单通道微流控芯片并列设置而成,或者采用具有多个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或者是单通道芯片与具有多个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并列设置而成。
所述单通道微流控芯片、具有多个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均设有上介质层和下介质层;两介质层中至少一个设有槽型通道,在两介质层贴合后形成数个微通道;
所述上、下介质层其中之一结构的外侧设有光源光纤、另一结构的外侧设有接收光纤;所述各光源光纤经光源耦合控制模块耦合控制,所述各接收光纤分别与同一个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光源光纤、接收光纤均采用SC标准光纤接头,所述光纤计数机构在上、下介质层表面设有定位接口与SC标准光纤接头对接,所述定位接口对应各微液滴液路通道设置。
所述接收光纤和光电转换模块之间设有光路系统,接收光纤接收的光信号经光路系统分光和滤光处理后再输出至光电转换模块。
本发明还设有微滴收集模块,与微通道连通收集废液,避免液滴通过微通道后洒落造成污染。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利用一个光源可以测量多个微通道;避免根据微通道数量设置多个光源带来的高成本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未经苏州索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3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