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2113.0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艺彪;姜庆五;潘翔;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6;A01P9/00;C12R1/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效果 真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涉及一株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皮壳青霉)及其应用。本发明从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土壤中分离培养得到的具有明显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该真菌菌株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399,分类命名:皮壳青霉ZQ52。该菌株形态特征为中间霉青色,外圈白色,基背面土黄色,最外围橡胶色;该菌株0~50h较快生长,50~70h迅速生长,之后处于平台期。该真菌菌液在0.5%、1%和2%浓度下浸泡钉螺48h后,钉螺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7.5%、85.0%和92.5%,明显高于去氯清水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的死亡率。本发明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将为制备新型生物灭螺制剂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卫生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杀螺效果的真菌菌株(皮壳青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资料记载了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性疾病[1],研究证实,该疾患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内而引起,通常伴随着发热、疼痛和肝脏扩大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死亡[2]。点差显示,该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8个国家或地区,每年超过2亿血吸虫病患者需要接受治疗[3]。血吸虫主要分为5类,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和湄公血吸虫(S.mekongi)。其中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它唯一的中间宿主,在血吸虫病的流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我国是血吸虫病的大国,早在50年代,中国就提出要消灭血吸虫病[4]。目前,我国血吸虫病的控制虽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没有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5]。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气候变化以及居民防病意识的下降,新的钉螺孳生地不断经出现,螺情和疫情都出现回升的趋势[6],我国血吸虫病很可能卷土重来。此外,有研究表明,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较高的时候,采用吡喹酮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它只能将血吸虫病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不能控制重复感染[7]。当血吸虫病感染率较低时,钉螺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它不仅预防感染复发,还能提高人群药物治疗的效果[8]。因此,防治钉螺是消除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氯硝柳胺作为WHO推荐的唯一灭螺药物,具有很高的灭螺效率,但对淡水鱼类和两栖动物类具有一定的毒性[9]。因此,技术人员探寻新的灭螺方式,微生物灭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灭螺方式,因其高效、安全、适合大批量生产和基因改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使微生物灭螺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10,11]。
微生物灭螺主要指培养和投放微生物,其菌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钉螺产生毒害作用[12],这些微生物主要是从钉螺体内或者其孳生地的土壤、水体和植物中分离。根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将具有杀螺效果的微生物分为细菌类灭螺微生物、真菌类灭螺微生物和放线菌类灭螺微生物。目前,细菌类灭螺微生物主要有[13]:凸型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B59;真菌类主要有:木霉属真菌、毛霉属真菌、曲霉菌JJ18、烟曲霉SL-30、内生真菌LL3026。放线菌类主要有:紫红链霉菌、自养黄色杆菌、浅灰链霉菌230、灰色直丝链霉菌(链霉菌132)、淀粉酶产色链霉菌(链霉菌218)、土味链霉菌339。尽管从50年代起,有研究者[14]就开始寻找杀灭钉螺的微生物,也培养分离了一些具有杀螺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但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一种微生物能真正地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2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细胞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活性小分子复合食用灵芝菌粉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