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2061.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费庆国;王猛;李彦斌;张培伟;郭飞;于静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横向 微观 结构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在需生成RVE模型的目标区域内,确定RVE模型的初始参数,将规则分布的纤维位置作为初始纤维位置,结合相邻的行或列之间交叉算法,在保证纤维在边界处的周期性条件下,通过随机摄动方法,生成具有周期重复的纤维随机分布的RVE,基于获得的随机纤维位置坐标,确定微孔隙的初始位置,并随机确定孔隙的尺寸和形状,通过对孔隙的位置进行随机摄动,最终建立考虑纤维和微孔隙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横向微观模型。本发明考虑了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横向微观结构的重构技术,针对纤维和孔隙的随机分布,均采用随机摄动方法,可以有效、高效地建立考虑纤维和孔隙随机分布的横向RVE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具有高比强、高比刚、设计性强等优点,现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土木等行业。由于单向复合材料板是层合板的组成部分,因此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损伤评估成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
复合材料的横向力学性能是材料整体性能中薄弱的方向,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横向性能进行预测,可以减少试验的次数,节约成本,用于分析不同因素,例如材料内部结构、组分材料性能、材料制作过程等,并且可以基于数值方法,对材料进行设计和优化,能够真实描述材料复合材料横向微观结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是进行数值分析预测的第一步。但是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导致纤维的随机分布和孔隙的存在,现有的横向微观结构大多仅考虑纤维的随机分布特征,没有考虑孔隙的存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可建立同时考虑纤维和孔隙随机分布的真实复合材料横向微观结构代表性体积单元。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生成RVE模型的目标区域(即RVE窗口)内,确定RVE模型的初始参数,将规则分布的纤维位置作为初始纤维位置;
(2)结合相邻的行或列之间交叉算法,在保证纤维在边界处的周期性条件下,通过随机摄动方法,生成具有周期重复的纤维随机分布的RVE;
(3)基于获得的随机纤维位置坐标,确定微孔隙的初始位置,并随机确定孔隙的尺寸和形状;
(4)通过对孔隙的位置进行随机摄动,最终建立考虑纤维和微孔隙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横向微观模型。
进一步,步骤(1)所述初始参数包括RVE窗口边长s、纤维体积含量Vf、纤维半径r、纤维个数n和孔隙的体积含量Vv。
进一步,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21)行或列之间交叉算法是指,对相邻行或列之间的纤维在x或y方向上有相对整体的移动,移动增量为Δx或Δy,首先针对相邻的行和列进行整体的相对移动;
(22)在保证纤维不发生重叠的情况下,首先确定一根纤维在平面内x和y方向上可移动范围;
(23)在边界上对应纤维之间横向或纵向间距相同的条件下,即对RVE窗口进行复制并形成九宫格排列的窗口后,内部的所有纤维均是完整的且相邻两个小RVE窗口之间边界处的纤维是互补的,随机选择位置移动变化量,重新确定纤维的位置;
(24)对RVE窗口内所有的纤维依次进行步骤(22)和步骤(23);
(25)重复步骤(21)至(24),直至最大循环数;
(26)输出每个纤维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2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