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9874.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彤;张坤昌;马童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3/165 | 分类号: | G01R23/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检测装置 抗混叠滤波器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电力工程 加法电路 谐波检测 实时性 锁相环 键盘 测量 电网 | ||
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是主要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锁相环、抗混叠滤波器、加法电路、AD转换模块、ARM模块、键盘和LCD显示屏组成的,本发明的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以及实时性,能够达到电网中谐波检测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电为电子设备及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使得谐波污染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甚至造成电为系统事故。为了保证电为系统能够安全经济的运行,对谐波进行实时地分析和检测十分关键。本发明研发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是主要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锁相环、抗混叠滤波器、加法电路、AD转换模块、ARM模块、键盘和LCD显示屏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均和抗混叠滤波器相连接,电压互感器和锁相环相连接,锁相环和AD转换模块相连接,抗混叠滤波器和加法电路相连接,加法电路与AD转换模块相连接,AD转换模块和ARM模块相连接,键盘和LCD显示屏均和ARM模块相连接。
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是抗混叠二阶低通滤波器,外围电路由四个电阻和两个电容组成,截止频率为2KHz,由于A/D转换芯片的工作电压为0~5V,所以需要通过加法电路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值提高2.5V,而设计的加法电路能使电压变为0~5V,以及对于电网频率需要实时的进行测量,采用比较器LM324可以实现对交流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一个与输入电压信号频率相同的方波信号后,送给锁相倍频电路。
所述的ARM模块,具有通信接口、JTAG调试接口、SDRAM、FLASH存储器、SD卡接口,系统工作时钟是12MHz晶振,微处理器的工作时钟是通过倍频为533MHz的片内锁相环电路提供,S3C6410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采用串行接口电路进巧短距离双向串行通信,复位电路可完成两种复位方式:系统上电时复位和系统工作时用户按键复位;JTAG接口可访问芯片内部所有的部件及对系统进行调试、编程,电源电路中有一个电压范围是1.2V~5V的直流一直流转换器,可以满足TOP64105V/2A的电源及其他需要1.2V电源的外围电路。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本发明的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以及实时性,能够达到电网中谐波检测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电压互感器,2、电流互感器,3、锁相环,4、抗混叠滤波器,5、加法电路,6、AD转换模块,7、ARM模块,8、键盘,9、LC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ARM的谐波检测装置,是主要由电压互感器1、电流互感器2、锁相环3、抗混叠滤波器4、加法电路5、AD转换模块6、ARM模块7、键盘8和LCD显示屏9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互感器1和电流互感器2均和抗混叠滤波器4相连接,电压互感器1和锁相环3相连接,锁相环3和AD转换模块6相连接,抗混叠滤波器4和加法电路5相连接,加法电路5与AD转换模块6相连接,AD转换模块6和ARM模块7相连接,键盘8和LCD显示屏9均和ARM模块7相连接。
所述的抗混叠滤波器4,是抗混叠二阶低通滤波器,外围电路由四个电阻和两个电容组成,截止频率为2KHz,由于A/D转换芯片的工作电压为0~5V,所以需要通过加法电路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值提高2.5V,而设计的加法电路能使电压变为0~5V,以及对于电网频率需要实时的进行测量,采用比较器LM324可以实现对交流信号转换成方波信号,得到一个与输入电压信号频率相同的方波信号后,送给锁相倍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9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