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面粗糙度各向异性表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59415.2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粗糙 各向异性 表征 方法 | ||
1.一种裂缝面粗糙度各向异性表征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裂缝面形貌获取;
利用岩石表面形貌仪、接触打孔器、数字表面粗糙度仪、摄影测量法以及三维激光扫描仪方法或装置,获取裂缝面的三维信息数据;
第二步 不同方向裂缝面粗糙度评价单元构建;
利用获取的裂缝面三维数据信息,建立不同方向裂缝面粗糙度评价单元,定义θ为裂缝面粗糙度的评价方向,是裂缝面粗糙度的评价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第三步 标准节理轮廓线数据库构建;
利用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将剖面曲线等间距数据化,得到数据点集R(p,w),设每条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数据点的间距为d;采用二维分形插值法构建标准节理轮廓线数据库G(p,q),其中1≤p≤10,w的数目为num1,q的数目num0表示为:
公式(1)中,num0为q的数目;cs为分形插值迭代次数;p为第p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1≤q≤w,w为每条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的点数;设每条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插值后数据库G(p,q)的相邻点的间距为b;
第四步 裂缝面跨尺度评价模型;
利用获取裂缝面的三维信息数据,等间距的选取表征裂缝面粗糙度的数据点集P(i,j,k);对于第i条裂缝面的剖面曲线的粗糙度跨尺度评价;以间距为b选取反映裂缝面的剖面曲线特征的点集,对于单一曲线集Q(i,j,k),其中,i为第i条裂缝面的剖面曲线,数目为num2;j为同一裂缝面的剖面曲线下,第j次取得点集;k为第j次取得点集的第k个点;第j+1次与取曲线集Q(i,j+1,k)为移动间距为b;利用标准节理轮廓线数据库G(p,q),对点集Q(i,j,k),进行跨尺度相似性三循环计算;
所述的跨尺度相似性三循环计算包括A循环、B循环、C循环三个循环:
所述的A循环具体步骤为:从点集Q(i,j,k)起始点开始循环构建数据库,初次设置新的数据库相邻数据的间距l=d;从kp个起始点开始,在区间至区间[kp,kp+num1]内循环提取对应的数据集;num1为奇数时,取值为整数部分并加1,即为10.5时,取值为11;这样确定了起始点后,单次最大循环为次,确定了新的点集NE(v,u);利用标准节理轮廓线数据库G(p,q),对点集NE(v,u)进行相似性计算,确定粗糙度数值;
所述的B循环具体步骤为:向右移动b步长,更换起始点,重复A循环;
所述的C循环具体步骤为:从点集Q(i,j,k)起始点开始循环构建数据库,再次设置新的数据库相邻数据点的间距为l,其中,l=d×f;其中f取值为2,3……fmax,fmax是实现单一尺度A循环的最大整数值,确定了l值后,然后进行A循环、B循环;
第五步 裂缝面粗糙度各向异性表征;
通过改变θ,重复第四步实现裂缝面粗糙度各向异性的表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面粗糙度各向异性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相似性计算,确定粗糙度数值,实现的步骤为:
设点集G(p,q)每个点的坐标表示为(Xp,Zq),依据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0cm≤Xp≤10cm;点集NE(v,u)每个点的坐标表示为(X'p,Z'q),其中0≤X'p;Xp=X'p+Xb,其中Xb的循环区间为:-10cm≤Xb≤10cm;
通过Xb对Xp进行循环计算,为了保证循环精度,其中Xb在[-10cm,10cm]区间循环的增加步长为b;得到新的点集(Xp,Z'q),并对该点集在(Xp,Zq)逐点寻找与之最近的点,得到对应的点集(X”p,Z”q),点集的数目为node;二维剖面曲线粗糙度值JRC2D的步骤为:
公式(2)-(3)中,xs1、xs2分别是使dis1、dis2取得最小值对应的数值;通过对十条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的循环计算,选取最小的dis1、dis2对应的标准粗糙度等级剖面曲线JRC2D值作为单次A循环的JRC2D值;将要表征裂缝面粗糙度的剖面曲线进行A循环、B循环以及C循环后,得到多个JRC2D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剖面曲线的JRC2D值;
利用求均值的方法将二维剖面曲线粗糙度值扩展为三维粗糙度系数JRC3D估算中:
公式(4)中,JRC3D为裂缝面的三维粗糙度系数;JRCi2D为第i二维剖面曲线粗糙度值,num2为二维剖面曲线的数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94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表面积测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阻原理的工具面角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