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混有油基式润滑剂的钻井油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6621.8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张正颖;张睿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民;张正颖;张睿庭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3;C02F11/127;C02F9/04;F23G7/06;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唐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混有油基式 润滑剂 钻井 油泥 方法 | ||
一种处理混有油基式润滑剂(Oil Base Drilling Fluid)的钻井油泥的方法,包括是选择性使用的油泥均质化步骤、一旋流三相分离步骤、一石油气氧化焚毁步骤、一液态触媒萃取步骤、一液态触媒回收步骤,其中于该旋流三相分离步骤所产生的油品回收至回收油暂存槽以便后送至原油槽供销售,废气则导入该石油气氧化焚毁步骤进行氧化焚毁,于该液态触媒萃取步骤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则可直接掩埋或加以固化再利用;于该液态触媒萃取步骤所产出的原油及液态触媒混合物则先送入混合液暂存槽,等待送入后段的液态触媒回收步骤将液态触媒回收循环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钻井油泥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处理混有油基式润滑剂的钻井油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所生产的碳氢化合物型态所钻探的深井通常被分类为“油井”(Oil Well)或气井(Gas Well)两种;而在钻井工程进行中为使钻头与地表保持润滑,避免钻头磨损过快,大多会在钻头上喷洒润滑剂,(Drilling fluid),而使用最广泛的润滑剂则为油基式润滑剂(Oil Base Drilling Fluid例如Shell Saralin V815);此外,由于井口所处位置皆是古老地层,因此,地层中也含有大量高龄土、伊利石、蒙脱石、以及绿泥石等矿物质;除此之外,由于钻井作业中要设法避免井壁坍塌,因此作业中还会在钻井过程中加入重晶石粉(Barite),甚至黄原胶(Xanthan Gum)等助剂,因此产自油井钻井工程的油泥其成份至为复杂自不在话下;而有关油泥组成份分方面,就平均值而言,谱自油井中产出的钻井油泥,其固体物含量约为6~8%,含水率约为60~85%,含油率约为10~30%,然其实际成份则视油田所在地以及钻井的工法的实际执行情况而定。
目前,于市面上,处理钻井油泥的工法有多种,较为常见且用于处理含油基式润滑剂的钻井油泥的工法则包括1).热化学处理法、2).焚烧法3).热裂解法、以及4).溶剂萃取法,兹分述如下:
1).热化学法:顾名思义,热化学法是在油泥中搀入化学品,且将油泥加热后使油泥产生化学反应,以使油、水、固体物分离的工法;但由于以此一工法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其含油量高达2%,且属于易溶出(Leachable)的油,易造成二次污染;
2).焚烧法:是直接将油泥投入焚化炉中销毁的工法,但此一工法会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则属必然;
3).热裂解法(Pyrolysis):其主要的核心技术是使用可旋转的间接式加热炉(RotaryKiln)对油泥以550℃以上的高温间接加热,使油泥中的油、水蒸发,再经过冷凝器回收,达到油、水、固体物分离的目的;然此一工法对于含水率高的油泥而言,直接对炉体内的油泥直接加热,于550℃高温下,水、油、油基式润滑剂等物料会产生共沸现象,也会一起蒸发;之后,回收油中会含有大量废水,废水中也会含有大量废油及油基润滑剂,因此,或需使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蒸馏分离步骤,或者需于蒸馏回收塔分段设置多段式的回流蒸馏机构将无可避免;且由于使用热裂解法需采用低氧间接氧化方式,以免于作业时产生安全问题,裂解过程中也必须采取批次进料设计,因此作业成本偏高及控制系统复杂则是此一工法的共同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民;张正颖;张睿庭,未经张伟民;张正颖;张睿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6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原油槽底泥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稀疏孔径阵列非实时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