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55701.1 | 申请日: | 201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H04W4/38;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黄大宇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基坑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感知装置和设置于深基坑监测区域的深基坑监测中心;感知装置被配置为对深基坑区域地层地质、水文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感知装置包括汇聚节点和多个部署于该深基坑监测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采集所在监测位置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汇聚节点主要被配置为汇聚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深基坑监测中心进行存储和显示;传感器节点在网络拓扑构建阶段通过簇头选举选出簇头,并根据选举出的簇头进行分簇;簇头被配置为将簇内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汇总并发送至汇聚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房展,地铁、超高层建筑和高铁工程车站等深基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深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这不仅危及深基坑本身,而且还会危及周边建筑物,容易引发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开发深基坑变形稳定性的监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了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感知装置和设置于深基坑监测区域的深基坑监测中心;感知装置被配置为对深基坑区域地层地质、水文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感知装置包括汇聚节点和多个部署于该深基坑监测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采集所在监测位置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汇聚节点主要被配置为汇聚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深基坑监测中心进行存储和显示;传感器节点在网络拓扑构建阶段通过簇头选举选出簇头,并根据选举出的簇头进行分簇;簇头被配置为将簇内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汇总并发送至汇聚节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包括深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数据、围护桩顶部沉降数据、深基坑地下水位数据、深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数据和深基坑地下岩土物性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深基坑监测中心包括被配置为存储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的存储模块,以及被配置为显示各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的可视化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深基坑监测中心还包括分析预警模块,被配置为对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在深基坑环境感知数据不符合设定的阈值条件时输出报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对建筑深基坑的无线监测以及预警,无需布线,具备监测点布置灵活、数据实时显示、监测准确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建筑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深基坑监测中心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
感知装置1、深基坑监测中心2、存储模块10、可视化模块20、分析预警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5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