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5512.4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郭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鹏凯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氮废水 薄膜蒸馏 废液 节水系统 电透析 连通 馈送 分离氨 回收液 液碱 容纳 回收 | ||
1.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pH值控制单元、薄膜蒸馏单元和电透析单元,所述的pH值控制单元容纳待处理的氨氮废水,以及调整该待处理的氨氮废水的pH值至10至13;所述的薄膜蒸馏单元连通该pH值控制单元,以接收该经调整pH值的待处理的氨氮废水,分离氨氮和废液,且该薄膜蒸馏单元为改良式薄膜蒸馏器,该改良式薄膜蒸馏器并包括进气空间、排液空间及分隔该进气空间和排液空间的薄膜;所述的电透析单元连通该薄膜蒸馏单元和该pH值控制单元,以接收该分离自该薄膜蒸馏单元的废液,并电透析该废液以回收液碱,馈送该经回收的液碱至该pH值控制单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薄膜蒸馏单元具有薄膜,且该薄膜为具有大小介于0.05至1μm范围的孔洞的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透析单元具有选自离子交换膜或双极膜的膜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氨氮吸收槽,连通该薄膜蒸馏单元且具有吸收液,以供吸收分离自该薄膜蒸馏单元的氨氮,而后形成含氨氮吸收液。
5.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氨氮回收设备、第一薄膜蒸馏单元、第一电透析单元、第一氨氮吸收槽、第二氨氮回收设备、第二薄膜蒸馏单元;第一氨氮回收设备包括第一pH值控制单元容纳待处理的氨氮废水,以及调整该待处理的氨氮废水的pH值至10至13;所述的第一薄膜蒸馏单元连通该第一pH值控制单元,以接收该经调整pH值的待处理的氨氮废水,分离氨氮和废液;所述的第一电透析单元连通该第一薄膜蒸馏单元和该第一pH值控制单元,以接收该分离自该第一薄膜蒸馏单元的废液,并电透析该废液以回收液碱,馈送该经回收的液碱至该第一pH值控制单元中;所述的第一氨氮吸收槽连通该第一薄膜蒸馏单元且具有吸收液,以供吸收分离自该第一薄膜蒸馏单元的氨氮,而后形成含氨氮吸收液;所述的第二氨氮回收设备包括:第二pH值控制单元连通该第一氨氮吸收槽,以供接收该含氨氮吸收液;所述的第二薄膜蒸馏单元连通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以分离出氨水,且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系改良式薄膜蒸馏器,该改良式薄膜蒸馏器并包括进气空间、排液间及分隔该进气空间和排液空间的薄膜,其中,该氨气被馈入该进气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蒸馏单元选自直接接触式薄膜蒸馏器、空气间隙式薄膜蒸馏器、空气扫掠薄膜蒸馏器、真空膜蒸馏器及改良式薄膜蒸馏器所组成群组的至少一者,其中,该改良式薄膜蒸馏器包括进气空间、排液空间及分隔该进气空间和排液空间的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透过添加液碱调整该含氨氮吸收液的pH值至10至13,并产生含氨氮水溶液;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透过加热使该含氨氮水溶液产生水蒸汽和氨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槽,连通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及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透过加热使该含氨氮水溶液产生水蒸汽和氨气,该第一缓冲槽接收自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馈入的水蒸汽和氨气,而后馈入该氨气至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该第一电透析单元复连通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以馈送该经回收的液碱至该第二pH值控制单元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氨氮吸收槽,连通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且具有水,以供吸收分离自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的氨氮,而后形成氨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水用节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氨氮回收设备、槽体和第二缓冲槽,所述的第三氨氮回收设备包括第三薄膜蒸馏单元,连通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以浓缩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分离出的氨水;以及氨水储存单元,连通该第三薄膜蒸馏单元,以储存该经浓缩的氨水;所述的槽体,连通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及该第三薄膜蒸馏单元,该槽体接收该第二薄膜蒸馏单元馈入的氨水,透过加热使氨水产生水蒸汽和氨气;所述的第二缓冲槽,连通该槽体及该第三薄膜蒸馏单元,该第二缓冲槽接收自该槽体馈入的水蒸汽和氨气,而后馈入该氨气至该第三薄膜蒸馏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鹏凯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鹏凯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55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