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5492.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6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和美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续航 时间长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滑盖、主体、键盘、锁芯和把手,还包括节能机构、润滑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节能机构包括动力组件、离合组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轮、第二弹簧、第二传动杆、限位块、第一滑动块、限位杆、扭转弹簧和转动杆,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套筒、活塞、驱动组件、第三传动杆和油管,该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中,通过节能机构,使智能锁处于上锁状态的时候,可以将智能锁的电源回路断开,从而减少了智能锁的电能消耗,通过润滑机构,可以定时对锁芯的内部添加润滑剂,从而降低了锁芯内部各器件之间的磨损,从而降低了智能锁发生故障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在的智能锁不同于以往的“先开启再扫描”的方式,扫描方式非常简单,将手指放在扫描处的上方由上至下的扫描就可以,无需将手指按在扫描处,扫描的方式更减少指纹残留,大大降低指纹被复制的可能性。
现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智能锁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般智能锁在上锁状态的时候,智能锁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智能锁内部的电子器件会持续消耗电源的电能,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缩短了智能锁的续航时间,不仅如此,一般智能锁的锁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锁芯内部的润滑剂将会慢慢流失,从而加快了锁芯内部各器件之间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智能锁发生故障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续航时间长的智能锁,包括滑盖、主体、键盘、锁芯和把手,所述键盘设置在主体的一侧的上方,所述滑盖设置在主体的靠近键盘的一侧,所述锁芯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把手设置在主体的靠近键盘的一侧的中部,所述把手与锁芯连接,还包括节能机构、润滑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节能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润滑机构设置在锁芯上,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键盘和润滑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节能机构包括动力组件、离合组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水平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远离把手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远离主体的内壁的一端均设置在固定杆上,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离合组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离合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支撑杆上;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轮、第二弹簧、第二传动杆、限位块、第一滑动块、限位杆、扭转弹簧和转动杆,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二传动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滑动块的上方,所述转轮铰接在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的上方,所述转轮的一端穿过主体的外壁,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滑动块的靠近转轮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杆和第一滑动块上,所述转动杆铰接在第一滑动块的下方,所述限位杆竖向设置在第一滑动块的下方的靠近转轮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和美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和美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5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的接触式掌纹识别智能锁
- 下一篇:门禁卡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