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5189.0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李明;黄波;张子麟;张全胜;刘彦辉;王丽萍;李连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E21B43/26;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37224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裂缝 数模 岩石力学试验 岩心 测井数据 低渗储层 地质条件 扩展模式 数值计算 压裂改造 应力分布 有效指导 地应力 外边界 压裂 精细 施加 评估 改造 分析 | ||
1.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待压裂改造储层的地质条件,建立储层岩体力学模型;
步骤2,根据实际岩心岩石力学试验测试结果及连续测井数据,对储层岩体力学模型进行赋值;
步骤3,将实际地应力的真实值施加在储层岩体力学模型的外边界;
步骤4,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获得储层岩体力学模型的应力分布;
步骤5,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获得暂堵压裂裂缝的扩展模式;
步骤6,进行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深度、相邻层分布情况选择直井的压裂改造层位,确定模型X、Y、Z的几何尺寸,建立几何形状是一个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储层岩体力学模型,其中直井井眼位置与模型Z方向中轴线重合,压裂的注液点可以选择施加在任意目的层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实际岩心岩石力学试验测试结果及连续测井数据,获得储层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υ、残余应力σr、抗压强度σc、抗拉强度σt、孔隙度φ、渗透率k、测井密度数据ρi这些参数,同时获得施工参数包括注液排量、压裂液粘度,并将这些参数值对储层岩体力学模型进行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待压裂改造区块的实际地层地质力学条件,获得最大水平主应力σH、最小水平主应力σh、最大垂直主应力σV以及隔层和油层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实际地应力的真实值将σH、σh和σV分别施加在储层岩体力学模型的外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获得储层岩体力学模型中任意剖面的应力场分布,根据应力场获得在压裂液液压、初始地应力、暂堵剂联合作用下主裂缝周围的应力转向区和压应力集中区以及拉应力集中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获得暂堵压裂裂缝的扩展模式,包括压裂裂缝的起裂、延伸和转向,最终形成比直井传统双翼压裂裂缝更复杂的裂缝,裂缝在最小主应力方向的波及区显著提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暂堵压裂裂缝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延伸长度WH、在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的波及宽度Wh,进行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评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数模的缝内暂堵压裂裂缝复杂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当Wh/WH≥0.3时,则视为缝内暂堵措施有效,得到了复杂水力压裂裂缝;反之,则缝内暂堵压裂效果不佳,需进一步调整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这些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5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