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优数据矩阵的快速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4904.9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苏兴明;俞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网鲲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沈其梅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矩阵 快速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优数据矩阵的快速生成方法,所述生成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待计算小区的参数因子;提取云端矩阵小区参数,所述云端存储有小区数据矩阵,所述小区数据矩阵与小区仿真参数相关联,每个小区具有唯一识别号;将待计算小区与云端小区矩阵的参数进行相似性计算,并比较相似性大小;选择相似性最大的云端小区矩阵作为待计算小区的初始数据矩阵输出。该方法成本低,特别是缺少三维地图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获得较为准确的小区数据矩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的涉及网优数据矩阵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仿真一般都需要各种参数和数据的完备性,对于仿真中最为重要的地图需求,其客观要求极为苛刻,诸如三维地图格式,高程,地物等信息均需要完整提供。对于一些要求精度高的仿真,其地图精度要求更高。但另一方面,对于仿真,采购上述符合要求的地图,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价格,成本较高。
但是,基于实际地理环境,生成精确的覆盖仿真矩阵,其三维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缺失三维地图实施仿真时,需要分析整体网络覆盖质量时,一般地,通过简单的链路计算进行网络规划前预先分析,或者路测,MR等测试信号质量进行网络的后分析。这其中无论是一般地链路预算,或者后分析中的实测,要么无法考虑实际地物影响,要么在分析阶段无法提前预知,且数据过于单一。
传统的仿真矩阵生成方式,首先需要满足三维地图文件,传播模型,以及相关小区工参信息的输入准备,其次,通过路径损耗计算,由专业的规划仿真软件分析小区周围的损耗,得到需要的仿真矩阵文件。一方面,传统的方式在生成矩阵的前提,计算过程等方面过于繁琐,另一方面,在没有三维地图的情况下,是无法根据地物等因素影响,计算小区周围的损耗信息,获取较为准确的仿真矩阵。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成本低,便于使用的网优数据矩阵的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便于使用的网优数据矩阵的快速生成方法。
在不依赖三维地图作为输入前提的情况下,结合云端存储矩阵,根据比对云端具有矩阵的小区中工参的相似性,确定影响矩阵数据生成结果相似性最为接近对的小区,从而提取云端该小区矩阵,作为评估小区输出的数据矩阵,从而快速生成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优数据矩阵的快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步骤:
(1)获取待计算小区的参数因子;
(2)提取云端矩阵小区参数,所述云端存储有小区数据矩阵,所述小区数据矩阵与小区仿真参数相关联,每个小区具有唯一识别号;
(3)将待计算小区与云端小区矩阵的参数进行相似性计算,并比较相似性大小;
(4)选择相似性最大的小区矩阵作为待计算小区的初始数据矩阵输出。
上述步骤(1)中参数至少包括小区下倾角,方向角,站高,频率。
上述步骤(1)中参数包括小区下倾角,方向角,站高,频率,信道发射功率,天线个数,天线水平360度增益和天线垂直360度增益。
上述步骤(1)中参数包括小区下倾角,方向角,站高,频率,信道发射功率,天线个数,天线水平360度增益,天线垂直360度增益和站间距。
上述步骤(3)中先归一化待计算小区的参数因子和云端小区数据矩阵的相应参数因子,再计算相似性大小。
上述参数因子的归一化计算公式为:某一参数归一化度量值=(X-XMin)/(XMax-XMin),XMin,XMax分别表征该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上述相似性计算的公式为:P为1-4,Xi表示云端小区数据矩阵中某个参数的数值,Yi表示待计算小区相应参数的数值。
上述P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网鲲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兴网鲲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4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