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4441.6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理;刘文才;吴国华;张亮;高占奎;彭翔;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3;C22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变形 混合稀土 镁锂合金 固溶热处理 高强韧 制备 合金 均匀化处理 析出 高温稳定 固溶强化 软化现象 细晶强化 铸锭冷却 强化相 熔炼 固溶 铸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包括如下元素:8~12wt.%Li,1.5~4.5wt.%Al,1~2.2wt.%Y,0.5~2wt.%富Ce混合稀土,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固溶热处理和塑性变形三个阶段,固溶热处理和塑性变形结合进行,即将所得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后让铸锭冷却然后进行塑性变形,从而避免了塑性变形前的均匀化处理引起的时效软化现象。本发明向镁锂合金加入Al、Y和富Ce混合稀土,不仅能够起到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的效果,还能在基体中析出高温稳定强化相,再经固溶热处理和塑性变形后可获得高强韧的镁锂合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镁锂合金,尤其是涉及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锂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以其比强度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和机械加工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但是镁锂合金强度很低,使得开发出新型高强度镁锂合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现阶段已开发的LA、LAZ等系列镁锂合金由于Al、Zn元素在镁锂合金中的固溶度有限,所以对合金强度的提高也有限。稀土元素是镁合金有效的强化元素,研究表明,添加富Ce混合稀土(Ce、La为主)对镁锂合金强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葛大梁等公开了《一种多元微合金晶粒细化型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7541626A),所述镁锂合金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9~16%Li,0.5~4%Al,0.25~1%Y,0~0.5%Nd,0~0.25%Gd,0~0.25%Zr,余量为Mg。氩气气氛下熔炼后搅拌15min扒渣浇铸,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后得到晶粒细小,力学性能良好的镁锂合金。周海涛等公开了《一种超轻双相镁锂合金板材的制备工艺》(公开号CN105755410A),该工艺是采用LA83-0.4Y铸锭为原材料,先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再依次进行多道次热轧处理、去应力退火处理、多道次冷轧处理及去应力退火处理,得到双相镁锂合金板材,该镁锂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为183.42~220.35MPa,屈服强度为150.01~190.74MPa,延伸率为18~35%。但上述合金强韧性还不足够高,且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均匀化处理工艺也会弱化合金,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出高强韧性的Mg-Li-Al-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镁锂合金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提及的镁锂合金中锂的含量为8~12wt.%以保证其较小的密度;本发明向镁锂合金加入Al、Y元素可以产生固溶强化效果,同时还可以形成AlLi强化相和Al2Y高温稳定强化相;同时引入富Ce混合稀土元素可与Al元素形成Al2RE、AL3RE第二相颗粒,提高合金强韧性,也会有效细化晶粒进一步改善合金强韧性。再经过固溶热处理结合塑性变形制备出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富Ce混合稀土的高强韧Mg-Li-Al-Y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8~12wt.%Li,1.5~4.5wt.%Al,1~2.2wt.%Y,0.5~2wt.%富Ce混合稀土,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杂质为总量小于质量百分比0.02%的Si、Fe、Cu和Ni。
优选地,所述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12wt.%Li,4.5wt.%Al,2.2wt.%Y,2wt.%富Ce混合稀土,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杂质为总量小于质量百分比0.02%的Si、Fe、Cu和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4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铝合金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高强阻燃变形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