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53506.5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6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甲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甲林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406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水管 室内 取水井 输出地 源热泵 双温 室外温度探头 蓝牙发送器 备用电池 室内空气 停止供电 外部电源 温度差别 温度调节 温度探头 温度维持 异味去除 远程操控 控制器 抽水泵 回水井 接发器 室内外 移动端 除味 井上 取水 碳网 智能 外部 | ||
1.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井(2)、取水井(1)和取水管(27),所述取水井(1)上侧设置有所述取水管(27),所述取水管(27)远离所述取水井(1)一侧设置有抽水泵(3),所述抽水泵(3)远离所述取水管(27)一侧设置有一号能量交换箱(4),所述取水井(1)远离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一侧设置有所述回水井(2),所述回水井(2)上侧设置有回水管(17),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远离所述取水管(27)一侧设置有一号交换管(7),所述一号交换管(7)外侧设置有电子阀(5),所述一号交换管(7)上侧设置有二号交换管(18),所述二号交换管(18)远离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一侧设置有增压泵(19),所述一号交换管(7)远离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一侧设置有二号能量交换箱(6),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远离所述一号交换管(7)一侧设置有排风管(8),所述排风管(8)上侧设置有进风管(26),所述排风管(8)远离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一侧设置有风机箱(10),所述风机箱(10)内侧设置有排风腔(29),所述排风腔(29)内侧设置有排风电机(31),所述排风电机(31)远离所述排风管(8)一侧设置有排风扇(32),所述排风扇(32)远离所述排风电机(31)一侧设置有排风孔(9),所述排风腔(29)上侧设置有进风腔(28),所述进风腔(28)内侧设置有进风电机(30),所述进风电机(30)靠近所述进风管(26)一侧设置有进风扇(33),所述进风电机(30)远离所述进风扇(33)一侧设置有进风孔(11),所述进风孔(11)内侧设置有滤网(34),所述滤网(34)靠近所述进风电机(30)一侧设置有除味碳网(35),所述增压泵(19)上侧设置有控制箱(14),所述控制箱(14)外侧设置有箱壳(20),所述箱壳(20)内侧设置有备用电池(25),所述备用电池(25)下侧设置有PLC200控制器(23),所述PLC200控制器(23)远离所述备用电池(25)一侧设置有W2416蓝牙发送器(22),所述W2416蓝牙发送器(22)下侧设置有DMX信号接发器(21),所述备用电池(25)远离所述PLC200控制器(23)一侧设置有触摸屏(24),所述控制箱(14)靠近所述风机箱(10)一侧设置有一号信号线(13),所述一号信号线(13)远离所述控制箱(14)一侧设置有PT100室内温度探头(12),所述控制箱(14)远离所述PT100室内温度探头(12)一侧设置有PT100室外温度探头(16),所述PT100室外温度探头(16)靠近所述控制箱(14)一侧设置有二号信号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井(1)与所述取水管(27)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取水管(27)与所述抽水泵(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取水管(27)与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一号交换管(7)与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井(2)与所述回水管(17)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回水管(17)与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二号交换管(18)与所述一号能量交换箱(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二号交换管(18)与所述增压泵(19)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19)与所述控制箱(1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子阀(5)与所述一号交换管(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子阀(5)与所述控制箱(1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一号交换管(7)与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输出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交换管(18)与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排风管(8)与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排风管(8)与所述风机箱(10)胶接,所述进风管(26)与所述二号能量交换箱(6)通过卡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甲林,未经王甲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5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