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52184.2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贝;刘文斌;薛俊飞;俞斌;黄西豹;邵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业钢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马鸿杰 |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平台 吊装 框架结构 加强筋 模块吊装 竖向模板 定位孔 起吊 正方形对角线 单独加工 横向设置 连杆两端 螺栓螺母 中部铰接 吊绳吊 挡块 夹紧 齐平 贴合 斜边 紧凑 保证 | ||
1.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竖向模块(1),所述竖向模板(1)的两侧中部设有用于置入加强筋(2)的缺口(3),所述缺口(3)内侧底部设有与加强筋(2)厚度匹配的卡槽(4),两竖向模板(1)之间设有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模板(1)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杆(5)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夹紧框架结构(7)的挡块(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模板(1)顶部为向外凸起的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和所述第二连杆(6)均为槽钢,所述第一连杆(5)与所述第二连杆(6)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包括屋顶平台,所述屋顶平台外缘为正方形中心设有通孔的金属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平台沿着正方形对角线分成四个单独加工的屋顶平台模块(10),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包括底边(11)以及两侧为斜边的框架结构(7),所述底边(11)的厚度大于所述框架结构(7)的厚度,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一侧横向设置有加强筋(2);将两个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具有所述加强筋(2)的一侧的所述底边(11)贴合,两所述竖向模板(1)卡设在两所述加强筋(2)之间,两所述加强筋(2)分别卡入所述卡槽(4),两所述竖向模板(1)之间设有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模板(1)中部铰接,调整所述第一连杆(5)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连杆(5)的中部位于两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二连杆(6)的两端的挡块(8)夹紧两所述框架结构(7),然后将第二连杆(6)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到所述第一连杆(5)中部,然后通过吊绳吊住勾住第一连杆(5)将两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一同起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上与所述加强筋(2)相对的一侧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12),第三连杆(13)垫在两所述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下方,通过螺栓螺母将第三连杆(13)与第一定位孔(12)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上具有所述加强筋(2)的一侧的所述底边(1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4),两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贴合时所述第二定位孔(14)对准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上具有所述加强筋(2)的一侧的所述框架结构(7)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15),两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贴合时相对的所述第三定位孔(15)内插设有第四连杆(16),第四连杆(16)两端拧入有螺母将两所述屋顶平台模块(10)定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平台模块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上设有通孔(9),所述框架结构(7)上设有第四定位孔(17),所述通孔(9)与所述第四定位孔(17)通过螺栓螺母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业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华业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21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