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904.3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强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26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伤口 水泵 伤口处理装置 水消毒装置 电路控制模块 伤口冲洗装置 应急救援 消毒 过滤网 水箱 清洗 等离子体产生 等离子体消毒 伤口清洗装置 便携式箱子 活性物质 软管连接 水箱内部 装置处理 过滤水 颗粒物 悬浮物 锂电池 愈合 应用 抽取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包括锂电池、电路控制模块、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伤口冲洗装置和水箱;水箱中含有过滤网和水泵;电路控制模块与等离子体伤口装置、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水泵相连,水箱内部装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的颗粒物及悬浮物,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水泵与伤口冲洗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消毒后的水通过水泵抽取经过伤口清洗装置清洗伤口;清洗后用等离子体消毒装置处理伤口,装置都集成到一个便携式箱子内。本发明只要在有水的地方就能使用,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物质能对伤口进行消毒,促进伤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皮肤表面创伤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促进创伤部分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愈合是主要的处理目标。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出血、感染、化脓,严重会得破伤风,断肢,甚至威胁生命。伤口清消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清洗伤口,消除感染,正规医院都配有伤口清消设备。日常生活中受伤时,及时送到医院就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治疗。但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通往灾区的道路通常会出现交通瘫痪的现象,医疗救护人员很难携带大量的医疗设备及药品进入灾区,导致出现一些伤员的清洗消毒不彻底的情况,甚至有的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清洗消毒。
中国专利CN204337134介绍了一种空气等离子体伤口消毒及创伤抗菌包覆装置。利用产生的冷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对伤口创面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利用经过处理的AgNO3/PAN静电纺丝溶液在高电压作用下产生静电纺丝,包覆伤口创面。中国专利CN20263716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疗冲洗机,利用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利用氧气瓶作为气源,臭氧管道出口朝向多层网覆盖伞顶的倒伞型气液装置的倒伞内,形成有效浓度的稳定臭氧水,然后利用水泵把臭氧水连接到冲洗装置。装置内部设有臭氧尾气吸收和分解装置。目前医院常用的洗消方法需要携带冲洗液、消毒液,在应急救援时不易大量携带。上述专利CN204337134中介绍的伤口消毒装置,虽然体积小,但是没有清洗功能。上述专利CN202637166中公开一种医疗冲洗机,体积大,需要配备气瓶,不方便野外携带,同时对于创伤面的消毒止血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应急救援状态下使用的创伤面清洗消毒装置,解决目前洗消设备携带不变,导致创伤面洗消不彻底、不及时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包括锂电池、电路控制模块、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伤口冲洗装置和水箱;水箱中含有过滤网和水泵;电路控制模块与锂电池相连,锂电池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为装置供电,电路控制模块与等离子体伤口装置、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水泵相连,控制等离子体伤口装置、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水泵的工作状态;水箱内部装有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的颗粒物及悬浮物,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水泵与伤口冲洗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消毒后的水通过水泵抽取经过伤口清洗装置清洗伤口;清洗后用等离子体消毒装置处理伤口,处理时,装置放置在伤口上方5~10mm的位置,装置都集成到一个便携式箱子内。
其中,装置都集成到一个便携式箱子内,便携箱具上有提手、万向轮、背带,方便应急救援时携带。
其中,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包括一个高压电源及一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高压电源提供产生等离子体所需的高压,电源高压端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连接,地与人体相连,在伤口表面形成等离子体;
其中,等离子体水消毒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气泵,软管一端连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一端连接瀑气石,产生的等离子体通过瀑气石分散到水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强,未经吴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极导线插头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