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1862.3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3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杏鲍菇菌糠 主要原料 制备 双孢菇 栽培 方法 | ||
一种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制备步骤为:(1)按重量份取杏鲍菇菌糠40~60份、牛圈垫料20~40份、凉粉草渣15~25份、石灰石粉5~15份、蛭石粉5~10份、废糖蜜3~8份、EM菌1~2份;(2)将牛圈垫料、凉粉草渣、石灰石粉、蛭石粉和EM菌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3)将预混料放入隧道发酵窑中发酵10~15天后,再加入杏鲍菇菌糠、废糖蜜和EM菌混合均匀,发酵3~5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4)将发酵后的预混料经过巴氏消毒10~15小时后,得到栽培基;消毒温度为60℃~65℃。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栽培基栽培得到的双孢菇产量高、肉质丰厚,味道鲜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为一种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制备双孢菇栽培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
双孢菇为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栽培基质是食用菌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之所在。在使用品种和生长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基质不同、配方不同、基质的处理方式不同,食用菌的产量、质地、风味等都有所差别。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双孢菇的栽培基质,例如:
1、中国专利:以废猪圈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申请号:201711152428.8,申请日2017.11.19,申请人: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3030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朝南村蘑菇厂,发明人:杨伟、韦荣洁、王远能、吴峰,摘要:一种以猪圈垫料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废猪圈垫料45-60份;凉粉草渣20-40份;木薯渣15-25份;稻草碎粒10-20份;桑枝碎粒5-10份;玉米棒渣碎粒5-8份;甘蔗渣碎粒3-5份;所述的凉粉草渣是凉粉加工厂利用凉粉草加工凉粉过滤得到的凉粉草渣。本双孢菇栽培料采用养猪场排出的废猪圈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双孢菇栽培料,属于变废为宝项目,不对外排放废渣,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双孢菇栽培料种植双孢菇出菇早,可采菇时间长,且可以降低双孢菇栽培成本,提高双孢菇栽培经济效益。
2、中国专利:一种富硒双孢菇栽培基质,申请号:201710618811.1,申请日:2017.07.26,申请人:浦江县美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22200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太白路23号一楼朝北,发明人:谢雨欣,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双孢菇栽培基质,该基质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玉米秸22-28份、麦秸18-23份、牛粪20-26份、鸡粪15-18份、中药渣3-5份、玉米粉6-8份、亚硒酸钠0.01-0.015份、酵母硒0.005-0.008、尿素2-4份、轻质碳酸钙1-2份、过磷酸钙0.7-1份、石膏粉1-2份、生石灰1-2份、杀菌剂0.013-0.016份、发酵剂1-2份。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栽培基质中硒源的均匀分布,透气性好,持水力强,栽培基质腐熟充分,易于被双孢菇吸收利用,使双孢菇的栽培周期缩短,培养出双孢菇中有机硒含量高,双孢菇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适合普通农户大规模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