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800.2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填料 滤床 河床 膜生物反应池 污水处理池 蓄水沉淀池 治理系统 污泥池 一体化 格槽 格栅 水生植物 出水管连通 管路连通 出泥管 出水管 调节池 排污口 生物膜 厌氧池 真空泵 洄流 连通 填充 微生物 生态 河道 铺设 分割 种植 治理 | ||
1.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河床内,包括污水处理池和生物填料滤床,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蓄水沉淀池、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污泥池,蓄水沉淀池、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污泥池连通的管路上均设有真空泵,所述蓄水沉淀池设置于河道排污口,所述膜生物反应池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连通所述生物填料滤床,所述污泥池设有出泥管,所述生物填料滤床内设有若干格栅,所述格栅由若干格栏条组成,格栅将生物填料滤床分割为若干格槽,格槽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上附有微生物及形成的生物膜,生物填料滤床顶部铺设有生态滤毯,所述生态滤毯与格栅固定连接,生态滤毯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深入生物填料内,生物填料滤床底部埋设有洄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宽度同河道,格槽的长度为50~100m,生态滤毯的厚度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池的池壁为钢筋砼结构,底部为混凝土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沉淀池还设有污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填料为牡蛎壳、粉煤灰、活性炭、火山石、细砂、细碎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态滤毯内填充有沥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格栏条为水泥格栏条或木桩,水泥格栏条上挖有若干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填料滤床内设有若干水泥柱或木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沟,蓄水沟位于生物填料滤床下游,洄流管延伸至蓄水沟内,蓄水沟下游设有拦水板。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采用的河床式ERP一体化截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床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河道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蓄水缓冲和均衡水质;
S2.将步骤S1处理的污水进行厌氧发酵、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剩余污泥收集后统一处理;
S3.步骤S2的出水通过生物填料滤床,生物填料对出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沉淀和生物降解;
S4.生物填料滤床顶部的水生植物的根系对步骤S2的出水通过生物填料的过程中存留于缝隙的有机物进行消耗;
S5.步骤S3的出水如果达不到排放标准,洄流至生物填料滤床进行再次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水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8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