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1467.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正;洪鹏飞;李宝蓉;陈亮;洪龙杰;郑碧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紫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41 | 分类号: | A23L5/41;A23B7/00;A23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漂洗 蘑菇罐头 护色 冲洗 浸泡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输送带 柠檬酸 多方位冲洗 果蔬护色液 分级处理 酸碱中和 盐水混合 柠檬汁 汤汁 预煮 盐水 平衡 | ||
1.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选料:从采集地收集蘑菇,并将蘑菇初分为优品、良品、次品三种,其中优品是无瑕疵的蘑菇,良品是可以用于制作罐头但有瑕疵的蘑菇,次品为淘汰品,不采用;
(2)、原料修整:切除优品和良品蘑菇上带泥的根柄,并修正良品上的瑕疵,再次筛掉不良品;
(3)、漂洗:采用0.3%的盐水进行初漂洗,无需浸泡,确保每个蘑菇冲洗到位即可;可采用多方位冲洗装置对输送带上的蘑菇进行冲洗;
(4)、分级一:根据蘑菇直径的大小将优品蘑菇分为5类,分别是18-20mm、20-23mm、23-25mm、26mm以上以及18mm以下;
(5)、护色:采用果蔬护色液将上述步骤中漂洗完毕的蘑菇进行浸泡,用0.6%的盐水浸泡;或者用0.03%焦亚硫酸钠液洗净后,浸泡运输,防止蘑菇露出液面。如果在产地将菇浸在0.1%的焦亚硫酸钠液5-10min,捞起装入薄膜袋扎口装箱运回厂,则要漂水30min后才能投产;
(6)、切片:浸泡捞出良品后,沥干,保持一定的湿度,切片处理,厚度保证在3.5-5mm之间;
(7)、预煮:将优品的整个蘑菇和良品的片状蘑菇放入夹层锅中以0.3%的柠檬汁沸煮6-10min,以煮透为准,液与菇之比为1.5:1;
(8)、冷却:预煮后立即将菇捞起,急速冷却透。
(9)、分级二:根据片状的完整度及大小将片状蘑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完整的、长度长且长度相似的;小片蘑菇;有破损的切片;
(10)、装罐:空罐清洗后经90℃以上热水消毒,沥干水分;
(11)、加汤汁:配汤:盐水浓度为2.3%-2.5,并在沸盐水中加入0.01%的柠檬酸,过滤;盐液温度不低于90℃;装完菇后加满汤汁;
(12)、排气:排气即利用外力排除罐头产品内部分空气的操作;常用的排气方法有加热排气和真空抽气密封,美国等国也部分采用蒸汽喷射排气法;
(13)、封口:密封需借助于封罐机。封口的结构为二重卷边,封口时罐内中心温度80℃以上,以0.03-0.04mpa真空度抽真空封口,罐头密封应在排气后立即进行,不应造成积压,以免失去真空度;
(14)、杀菌:采用巴氏杀菌法,温度控制在65—95℃;
(15)、检验:杀菌处理后冷却,并交由检验部,隔天敲检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漂洗,且喷淋为多方位喷淋,顶部的喷淋出口为弧形,可以一次性完成一个弧形的喷淋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分级将优品与良品分别分级处理,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切片处理,可以对良品和优品均作处理,但是仍然要按照步骤(4)中的分级来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分级时可将部分良品中长度较长的蘑菇分配至优品中,这里可以重新分级,将良品的部分划分为优品,将剩下的良品再分类,而优品则按照厚度与大小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罐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可根据情况采用盐水浓度为液浓度为3.5%-3.7%,柠檬酸浓度为0.13%-0.15%的汤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紫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紫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14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蔬菜纸的护色剂及其护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油茶菇护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