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8939.1 | 申请日: | 201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永红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313008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天然气开采 井口加热器 后固定架 加热设备 前支撑架 助流装置 排油管 清蜡 井口 石油 接油管 油蜡 焊接 管道堵塞 启动装置 嵌入安装 石油流动 炭化 上端 右上角 电焊 稠油 加温 绞碎 结焦 流杆 装设 加热 融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接油管、井口加热器、清蜡助流装置、排油管、前支撑架、后固定架,接油管的右侧与井口加热器的左侧中心提供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清蜡助流装置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排油管的左侧,前支撑架装设与后固定架的左侧,井口加热器的右侧位于清蜡助流装置的左侧并且相焊接,排油管的下侧与后固定架的上端相焊接并且位于前支撑架的右上角,本发明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通过接入石油,使石油推动启动装置,对石油进行油蜡绞碎以方便加温使油蜡快速融化降低粘度防止管道堵塞,并且通过内部石油助流杆加快石油流动,避免流速过慢加热产生炭化结焦现象,改善稠油的输送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属于加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加热设备工作原理是把一个匝数较多的初级线圈和一个匝数较少的次级线圈装在同一个铁芯上,输入与输出的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同时能量保持不变。
但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主要用于高凝稠油井和高寒地区油井集油管线和输油管道的原油伴热传输,虽然可对石油进行加温方便运输,但是对石油的助流较差,导致粘稠石油在加热器内部流速缓慢,使石油加温过度出现炭化结焦现象影响石油运输,且对于高寒地区的石油容易结蜡,加温对表面油蜡消除较强,但是对于内部清蜡效果较差,导致石油运输时可能堵塞管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主要用于高凝稠油井和高寒地区油井集油管线和输油管道的原油伴热传输,虽然可对石油进行加温方便运输,但是对石油的助流较差,导致粘稠石油在加热器内部流速缓慢,使石油加温过度出现炭化结焦现象影响石油运输,且对于高寒地区的石油容易结蜡,加温对表面油蜡消除较强,但是对于内部清蜡效果较差,导致石油运输时可能堵塞管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油天然气开采井口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接油管、井口加热器、清蜡助流装置、排油管、前支撑架、后固定架,所述接油管的右侧与井口加热器的左侧中心提供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清蜡助流装置的右侧嵌入安装有排油管的左侧,所述前支撑架装设与后固定架的左侧,所述井口加热器的右侧位于清蜡助流装置的左侧并且相焊接,所述排油管的下侧与后固定架的上端相焊接并且位于前支撑架的右上角,所述清蜡助流装置包括石油势能启动装置、动力发源机组、传动降速机构、动力分散装置、石油推流器、动力传递装置、石油清蜡机构,所述石油势能启动装置的右侧上端与动力发源机组的左侧上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传动降速机构的右侧上端与动力分散装置的左侧上端传动连接并且装设于石油推流器的上方,所述石油推流器位于动力传递装置的左下角,所述动力发源机组的右侧下端与传动降速机构的左侧上端通过啮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动力分散装置的下端与石油推流器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下端与石油清蜡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石油势能启动装置包括石油加热管接口、势能浮标、浮标传动杆、传动齿条、传动齿轮、动力拉绳、支架固定轮、拉力辅助轮、折向转轮、拉绳限位块,所述石油加热管接口的两侧装设有势能浮标,所述浮标传动杆的上端与传动齿条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动力拉绳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固定轮装设与拉力辅助轮的下方,所述折向转轮位于拉绳限位块的左侧,所述势能浮标的上端与浮标传动杆的下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传动齿条的右侧与传动齿轮的左侧相啮合,所述动力拉绳与支架固定轮传动连接,所述拉力辅助轮装设与折向转轮的右侧,所述石油加热管接口的右侧与石油流动管道的左侧相焊接,所述折向转轮的右侧装设有传动降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永红,未经杨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