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配方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8539.0 | 申请日: | 2018-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冯任南;王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得道商贸有限公司;纪晓宁;李春龙 |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11/00;A23L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799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配方 豆类 制备 吸收率 营养素 高粱米 低温超高压 谷物蛋白质 黑豆 燕麦 豆蛋白质 方便食用 互补作用 机体代谢 技术处理 饱腹感 消化率 重量份 紫花豆 荞麦 谷类 黑米 免洗 水溶 淘洗 蒸煮 半成品 谷物 黄豆 小米 破碎 蛋白 大米 食用 协同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营养配方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50~70份、小米5~10份、藜麦5~15份、荞麦5~10份、燕麦5~10份、高粱米3~5份、黑米2~5份、黑豆2~6份、黄豆2~6份、紫花豆3~10份。本发明的营养配方米利用谷豆蛋白质互补作用,改善谷物蛋白质质量,同时,原料间具有协同增益的作用,改善机体代谢,增强饱腹感,口感良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配方米的制备方法,对谷物和豆类经行部分破碎和低温超高压加工技术处理,改善谷豆类的食用口感、消化率和吸收率,提高豆类和谷类水溶蛋白含量,本发明的营养配方米为免洗半成品,减少了淘洗导致的营养素流失,同时缩短蒸煮时间,方便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营养配方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居民的主食以谷薯类为主,而谷类的供能比一般为50%~60%。它是人体最主要、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并且谷类也可提供蛋白质、脂肪、大量的B族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磷、铁、钾、镁、钙等多种矿物质,因为食用量大,它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加工技术的发展,谷物的加工程度越来越高,虽然精米细面色泽洁白、口味较好,但其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却明显减少,长期食用,会导致体内营养素的缺乏,继而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另外,过去的10年间,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谷类食物供能比持续下降,而膳食脂肪供能平均值比例已经超过30%,高于营养学会推荐标准25%~30%的上限,其中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摄入量明显增加。因此,脂肪和肉类代替了人体碳水化合物的供能,以谷物为主的“膳食宝塔”开始出现倾斜,从而引发了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流行。通过营养制剂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元素存在很多弊端,如价格昂贵、吸收率低、某几种营养素补充过量等。近年来,通过对慢性病与膳食关系的深入研究,全谷物食品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膳食指南推荐全谷物摄入量应占总谷物摄入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全谷物和杂豆每天应摄入50g~150g。但由于我国居民的生活与烹调习惯的限制,这个目标难于达到。
谷类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不够理想,通常赖氨酸为其第一限制氨基酸,有些谷类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也偏低,故谷类蛋白的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氨基酸模式较好,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与谷类混合食用,可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此外,豆类还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合物和矿物质,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但是,豆类不易熟,需要长时间浸泡、烹煮,不方便食用,不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长期以来豆谷类加工都要经过热处理,以此来提高消化率和消除过敏反应,但是,营养物质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居民习惯的限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营养配方米,具有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有益于调节人体代谢,促进人体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营养配方米的制备方法,方便居民烹饪。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营养配方米,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50~70份、小米5~10份、藜麦5~15份、荞麦5~10份、燕麦5~10份、高粱米3~5份、黑米2~5份、黑豆2~6份、黄豆2~6份、紫花豆3~10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50份、小米8份、藜麦8份、荞麦8份、燕麦5份、高粱米3份、黑米4份、黑豆3份、黄豆3份、紫花豆8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米50份、小米5份、藜麦8份、荞麦10份、燕麦10份、高粱米3份、黑米3份、黑豆4份、黄豆3份、紫花豆5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上述营养配方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黑豆、黄豆、燕麦和紫花豆进行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得道商贸有限公司;纪晓宁;李春龙,未经黑龙江得道商贸有限公司;纪晓宁;李春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