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8352.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彭锐;龙井;刘理辉;吴俊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23/12;C08L23/06;C08K3/26;C08J9/1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打印 支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材料为碳酸钙填充母粒、热塑性弹性体、发泡剂、表面改性剂、塑化剂、抗氧剂,其中碳酸钙填充母粒为主要成分,热塑性弹性体为粘结剂。本发明主要材料碳酸钙填充母粒和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便宜,而且环保;发泡剂的加入使材料强度和韧性降低,便于拆除,表面改性剂增加了支撑面与主体材料的附着性;在3D打印应用中,该支撑材料可塑性强,可以与主体材料完全的分离,并且强度和韧性低可以不借用工具直接拆除,成型零件的外形不会因支撑材料的剥离而损伤;相比水溶性支撑材料,不需要水更加的环保和经济,更适合采用螺杆挤出的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主要有FDM熔融沉积、SLS激光烧结等技术,其中以FDM熔融沉积应用最为广泛,该技术是将高分子塑料熔融按照特定的轨迹层层堆积,打印出模型制品。当制品中出现悬空、中空结构时,选择支撑材料进行打印成型,在打印完成后去除。支撑材料在异形件打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打印的应用推广。随着3D打印向大型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使用螺杆挤出能够得到更快的打印速度和材料的塑化效果。综合考虑打印大型中空制件,必须使用颗粒便于去除的支撑材料。支撑材料与主体材料必须分离,还必须考虑两者在分离前具有良好的粘结性,避免表层材料坍陷和不能按照轨迹堆叠。
市面主要的3D打印支撑材料采用水溶性的方案,后处理需要大量的水和容器,工艺比较复杂,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的不利于大型3D打印制件的推广和使用。水溶性方案使用的水溶性材料主要为聚乙烯醇PVA、聚氧化乙烯等,此类材料价格昂贵,使打印成本提高,并不利于大量使用。普通的3D打印支撑材料制备方法为将材料挤出拉丝,主要使用在桌面的3D打印中,无法使用在以螺杆挤出的大型3D打印中。因此,现有技术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适合单螺杆挤出成型,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并与主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成型后不需要借用特殊的工艺可以直接拆除,并且能与主体材料完全的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碳酸钙填充母粒60~90%、热塑性弹性体10~30%、发泡剂0.1~5%、表面改性剂0.1~5%、塑化剂0.5~1、抗氧剂0.3~1。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主要材料选用碳酸钙填充母粒,母粒是以1500目的碳酸钙粉体加PP载体混合加工而成,2000目的碳酸钙粉体加LDPE载体混合加工而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热塑性弹性体选自TPV、TPE、TPO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选自AC-1600、AC-1601、AC-1500W、AC-1900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表面改性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共聚物、松香其中的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塑化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其中抗氧剂选自四季戊四醇酯或者[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解决支撑材料与实际应用各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一种大型3D打印支撑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酸钙填充母粒原料分别置于80~90℃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