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8240.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卉子;鞠美娜;伊召锋;栾小东;罗超;刘晋;高峰;张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纳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F19/04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佩;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辆 背板 骨架结构 侧立梁 前端板 司机室 侧边梁 底架 窗下横梁 底架结构 吸能结构 下侧梁 折弯处 顶端连接 对称设置 容置空间 变形的 变形点 防爬齿 前端面 凸出的 底端 爬车 压溃 预设 焊接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包括骨架结构以及焊接在骨架结构底部的底架结构;底架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边梁,底架背板以及前端板;前端板的前端面设置有防爬齿,底架背板、前端板和两个侧边梁共同围成的容置空间内具有吸能结构,吸能结构连接在前端板与底架背板之间;骨架结构包括:骨架背板、窗侧立梁、窗下横梁以及窗下侧梁;窗侧立梁的顶端连接在骨架背板上,窗侧立梁的底端连接在侧边梁上,窗侧立梁、窗下横梁以及窗下侧梁上均具有至少两处朝向司机室的外部凸出的折弯处,折弯处形成为骨架结构压溃变形的预设变形点,从而有效防止爬车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种类繁多,主要有:运营于地下的地铁列车、连接城市中心与城郊的快轨和轻轨列车、穿梭于城市繁华地段的有轨电车等。
轨道车辆的防碰撞的被动安全性设计是车辆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连接在车体一端的司机室,司机室包括底架结构和连接在底架结构上的骨架结构,为了防止车辆爬车,现有技术通过在司机室的前端安装防爬装置,具体地,防爬装置安装在司机室的前墙上或者底架结构的前端,即,司机室位于防爬装置的后方,当轨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防爬装置吸收一定的撞击能量。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的司机室,起防爬吸能作用的部件仅是防爬装置,而由底架结构和骨架结构组成的司机室结构主要起到承载作用。
在碰撞发生时,防爬装置完成了吸能作用,但如果碰撞过程仍在进行,会进一步压缩司机室结构,但现有技术的司机室结构的变形不可控制,会导致起承载作用的司机室结构在撞击力作用下,发生向上或向下的翘起变形,仍然存在发生爬车的风险,危害司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能够有效防止爬车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包括骨架结构以及焊接在所述骨架结构底部的底架结构;
所述底架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边梁,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边梁的后端之间的底架背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边梁的前端之间的前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前端面设置有防爬齿,所述底架背板、所述前端板和两个所述侧边梁共同围成的容置空间内具有沿所述轨道车辆的行进方向设置的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连接在所述前端板与所述底架背板之间;
所述骨架结构包括:焊接在所述底架背板上的骨架背板、两个对称设置的窗侧立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窗侧立梁之间的窗下横梁以及位于所述窗侧立梁外侧的窗下侧梁;所述窗侧立梁的顶端连接在所述骨架背板上,所述窗侧立梁的底端连接在所述侧边梁上,所述窗下侧梁的一端与所述窗侧立梁连接,所述窗下侧梁的另一端与所述骨架背板连接;
所述窗侧立梁、所述窗下横梁以及所述窗下侧梁上均具有至少两处朝向所述司机室的外部凸出的折弯处,所述折弯处形成为所述骨架结构压溃变形的预设变形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纳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纳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8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