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7839.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谢昶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昶意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杯 谷物 研磨机本体 研磨 加热 研磨刀 研磨机 机头 五谷 温度传感器检测 称重传感器 带动旋转 控制面板 立体加热 内部设置 嵌入设置 温度过高 受热 电热丝 前表面 轴旋转 称重 刀头 底端 碳化 马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包括研磨机本体,所述研磨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机头,且研磨机本体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研磨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杯,所述机头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刀头。本发明通过电热丝对研磨杯进行立体加热,使研磨杯的受热更加均与,减少了加热时间,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研磨杯内的加热温度,避免了研磨杯的谷物加热温度过高而碳化,通过马达带动旋转轴旋转,当谷物在第二研磨刀的作用下产生旋转使谷物经过第一研磨刀进行研磨,从而加快了谷物的研磨速度,通过称重传感器对加入研磨杯的谷物进行称重,从而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控制多种谷物的研磨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用的食物不是追求精加工的细粮,而是转向需求粗加的粗粮食品,而人们对谷物的粗颗粒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谷物粗颗粒的加工一般是在专用的机器上进行加工,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家用五谷研磨机,由于需要将一些谷物类炒熟之后在加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才可以食用,导致使用者浪费加工时间,由于五谷的研磨用量不好控制,导致研磨过多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需要将一些谷物类炒熟之后在加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才可以食用,导致使用者浪费加工时间,由于五谷的研磨用量不好控制,导致研磨过多影响口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包括研磨机本体,所述研磨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机头,且研磨机本体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研磨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杯,所述机头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刀头,且机头的内部设置有耦合器,所述刀头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刀头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刀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研磨刀,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研磨刀,所述研磨杯的前表面缠绕设置有电热丝,且研磨杯的内部底端嵌入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耦合器分为上耦合器和下耦合器,上耦合器位于机头的内部,下耦合器位于研磨机本体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马达,马达位于机头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研磨刀共设置有4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研磨机本体的外壳是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热丝、温度传感器、马达和称重传感器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与研磨机本体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家用五谷研磨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电热丝对研磨杯进行立体加热,使研磨杯的受热更加均与,减少了加热时间。
2、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研磨杯内的加热温度,当研磨杯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研磨杯的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2℃时,电热丝开始加热,避免了研磨杯的谷物加热温度过高而碳化。
3、本发明通过马达带动旋转轴旋转,使第二研磨刀旋转对谷物进行研磨,当谷物在第二研磨刀的作用下产生旋转使谷物经过第一研磨刀进行研磨,从而加快了谷物的研磨速度。
4、本发明通过称重传感器对加入研磨杯的谷物进行称重,从而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控制多种谷物的研磨比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昶意,未经谢昶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7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