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47095.9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荣;汪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46;H04L12/703;H04L12/7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倒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保护倒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使能了快速重路由的基础上,通过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主链路的状态,所述主链路为本设备与主下一跳设备之间的链路;
在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故障时,根据预先建立的VLAN接口和物理接口的关联关系,确定连接所述主链路的物理接口关联的VLAN接口,并将连接所述主链路的物理接口关联的虚拟局域网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以使路由协议无法在所述VLAN接口上正常运行;
当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指定时长时,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以使路由协议能够在所述VLAN接口上正常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指定时长,则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指定时长时,若接收到开启所述VLAN接口的命令,则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指定时长时,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时,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延迟开启状态;
确定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是否大于指定时长;
在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指定时长时,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使用备份下一跳设备的地址指导报文转发时,若通过BFD检测到备份链路故障,且所述VLAN接口处于延迟开启状态,则将所述VLAN接口的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以使用主下一跳设备的地址指导报文转发,所述备份链路为本设备与备份下一跳设备之间的链路。
6.一种保护倒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使能了快速重路由的基础上,通过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主链路的状态,所述主链路为本设备与主下一跳设备之间的链路;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故障时,根据预先建立的VLAN接口和物理接口的关联关系,确定连接所述主链路的物理接口关联的VLAN接口,并将连接所述主链路的物理接口关联的虚拟局域网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以使路由协议无法在所述VLAN接口上正常运行;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指定时长时,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以使路由协议能够在所述VLAN接口上正常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设置模块,用于若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指定时长,则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设置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以太网链路连通性检测机制检测到所述主链路为可用状态,且所述主链路处于可用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指定时长时,若接收到开启所述VLAN接口的命令,则将所述VLAN接口设置为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70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