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844.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汪陆生;孙立宏;陈放;李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鉴权 匹配 人脸影像 鉴权 公安数据库 摄像头拍摄 匹配结果 证照 公安 身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及其系统,通过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若匹配通过后,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与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从而进行两次鉴权,提高身份鉴权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公安身份鉴权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如宾馆、酒店、火车入闸出等公众场合都在使用身份鉴权,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读卡设备读取身份证上的人脸影像,在利用采集装置如摄像头获取鉴权人人脸影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匹配身份证上的正面照是否和采集的人脸头像的相似程度,如果相似程度达到设定值,则鉴权通过。如果相似程度未达到设定值,则提示并报警处理。
然而上述的方法仅仅利用了一种方式,如果人脸识别算法不准确,或者采集时由于灯光、方位的影像导致匹配值偏离正常,则会导致鉴权失真,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纯实用人脸识别方法所带来的误差高以及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
S2: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
S3: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
S4: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执行步骤S5;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
S5: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
S6:将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和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
S7: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
S8:若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鉴权成功;如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
进一步的,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包括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若干子人脸影像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配置一标示值。
输入任一子人脸影像区域,显示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为该区域的标示值和该区域的部分影像。
进一步的,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九宫格,并为每个区域配置标示值。
进一步的,当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时,采集限定时间段的多张影像进行匹配鉴权。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段为一分钟。
进一步的,采集至少10张子人脸影像。
进一步的,设置阈值,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大于阈值时,则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鉴权成功;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小于阈值时,则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未通过。
进一步的,根据影像识别技术,判断子影像区域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包括子影像区域中是否存在相应特征。
进一步的,当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时,显示系统已经通过鉴权,然后进入访问状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安身份鉴权系统,包括:
人脸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
第一鉴权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