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465.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山;王鹏;王晓亮;王悦;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8;H01F27/34;H01F27/36;H01F38/14;H01F41/00;H01F41/02;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材料 发射线圈 包结构 软磁体 导电金属线 无线充电 绝缘层 能量传输损耗 高分子树脂 片状软磁粉 一体成型的 充电过程 充电效率 传统线圈 合为一体 金属干扰 空气气隙 铁氧体片 无缝对接 有效减少 混合物 绕制 引脚 制作 匹配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由导电金属线绕制而成的一个以上的线圈,以及与所述线圈一体成型的软磁体外包结构;所述导电金属线外包有绝缘层,线圈位于软磁体外包结构内部并露出引脚,软磁体外包结构材质为高分子树脂与片状软磁粉的混合物。本发明发射线圈与磁性材料直接无缝对接,合为一体,避免了传统线圈黏贴磁性材料时造成的空气气隙,有效减少了能量传输损耗,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在使用时无须另行匹配铁氧体片等磁性材料,方便直接使用,并能有效避免充电过程中的外部金属干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和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与磁性材料复合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由于使用方便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所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现阶段主要有电磁感应、磁场共振以及无线电波等模式。在电磁感应或共振模式下,发射端通过发射线圈发射电磁能量,由设备接收端接收线圈转化为电能给设备充电。发射线圈有多种制作和绕线形式,比如发明专利申请CN107452483中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及制作无线充电线圈的方法,包含多个导线组,在相同的绕线面上被绕线成多个匝线圈,能够降低趋肤效应及邻近效应,降低直流阻抗;发明专利申请CN10602642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矩形拓扑结构的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减小器件相对位移对充电造成的影响;发明专利申请CN 108063044公开了一种对称的线圈结构,在线圈外上下两层含有磁基板和磁屏蔽层,适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然而目前诸如上述结构的线圈与磁性材料配合使用时,均会与材料之间留下空气气隙,从而影响充电效率,同时无法有效屏蔽磁场和周围金属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磁性材料直接复合的无线充电线圈,以实现充电时对气隙和金属干扰的完全排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它包括由导电金属线绕制而成的一个以上的线圈,以及与所述线圈一体成型的软磁体外包结构;所述导电金属线外包有绝缘层,线圈位于软磁体外包结构内部并露出引脚,软磁体外包结构材质为高分子树脂与片状软磁粉的混合物。
现有技术通常是将线圈放在软磁体表面,或者在软磁体表面形成槽,然后将线圈放在槽中,这种方法线圈与软磁体之间会留下空气气隙,线圈仍然是暴露给接收线圈的,无法屏蔽磁场和周围金属的干扰。本发明将线圈直接成型于特定的软磁材料中,使线圈与软磁体外包结构无缝对接、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以实现充电时对气隙和金属干扰的完全排除。
其中,所述高分子树脂为溶剂型热固化高分子树脂,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水性聚氨酯、聚乙烯醇、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片状软磁粉包括但不限于坡莫合金粉、铁硅铝粉、铁硅粉、铁硅铝镍合金粉或铁硅铬粉。
所述高分子树脂的固含物质量与片状软磁粉的质量比为1:2~1:9。
所述绝缘层包括但不限于绝缘漆或绝缘丝线。
所述导电金属线为铜线、银线、铜银合金线或银镍合金线。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包有绝缘层的导电金属线绕制成线圈;将片状软磁粉加入到用溶剂溶解的高分子树脂中,搅拌均匀得到料浆;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料浆倒入模具内,并将绕制好的线圈放入浆料内并处于浆料的中间位置;
步骤三:将步骤二含有线圈的浆料在模具内加热固化,成型后取出,制得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步骤一中,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水、乙醇、甲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除湿的变压器呼吸器
- 下一篇:用于干式变压器芯的耐腐蚀涂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