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5666.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涛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瞿丹丹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面板模块 动态密码模块 银行金融设备 指纹识别模块 动态密码 银行金融 读卡口 刷装置 防盗 摄像头 操作装置 密码键盘 生物特征 指纹采集 指纹信息 绑定 手机 遮挡 指纹 采集 发送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包括银行金融装置、IC卡信息读取装置和操作装置,所述银行金融装置包括ATM前面板模块、摄像头和LED灯,所述ATM前面板模块为长方形,所述LED灯位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内侧顶端;通过设置动态密码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来增大IC卡取款时的安全性,取款人把手指放置到指纹识别模块上,来录取指纹信息,指纹采集之后,动态密码模块向IC卡绑定手机号发送动态密码,通过采集取款人的指纹,可确定取款人的生物特征,可避免不法分子遮挡面部,难以辨认取款人的麻烦,并通过动态密码的设置,可提高IC卡密码的安全性,避免在使用密码键盘时,被不法分子记录而盗取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行金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
背景技术
ATM机,指银行在不同地点设置一种小型机器,利用一张信用卡大小的胶卡上的磁带记录客户的基本户口资料,让客户可以透过机器进行提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大多数客户都把这种自助机器称为自动提款机,盗刷就是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复制他人的银行卡、信用卡以及密码,提取现金供自己使用,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一种违法行为。
原有的ATM机在使用时,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ATM盗刷银行卡,在ATM的插卡处安装盗刷器来窃取银行卡信息,进行复制,并在密码键盘安装摄像头,来记录银行卡密码,来实施范围行为,给银行卡的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ATM机在使用时,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ATM盗刷银行卡,在ATM的插卡处安装盗刷器来窃取银行卡信息,进行复制,并在密码键盘安装摄像头,来记录银行卡密码,来实施范围行为,给银行卡的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行金融设备读卡口防盗刷装置,包括银行金融装置、IC卡信息读取装置和操作装置,所述银行金融装置包括ATM前面板模块、摄像头和LED灯,所述ATM前面板模块为长方形,所述LED灯位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内侧顶端,且所述LED灯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LED灯的旁侧,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和所述LED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出币口;
所述IC卡信息读取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块、IC卡插口座和动态密码模块,所述IC卡插口座位于所述出币口的上方一侧,且所述IC卡插口座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安装于所述IC卡插口座的下方,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动态密码模块位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内部,且所述动态密码模块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动态密码模块和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均与所述动态密码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装置包括密码键盘、触摸显示屏和键盘护罩,所述密码键盘位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前表面靠近所述出币口的上方,所述键盘护罩安装于所述密码键盘的上方,且所述键盘护罩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触摸显示屏位于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前表面,且位于所述LED灯和所述密码键盘之间,所述触摸显示屏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嵌设在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前表面靠近所述IC卡插口座的下方,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由射频指纹模组、图像处理模组组成,所述射频指纹模组外表面为钢化玻璃,且所述射频指纹模组的外表面面积为六百平方毫米。
优选的,所述动态密码模块由密码生成芯片、信号发射器和蓄电池组成,所述动态密码模块嵌设在所述ATM前面板模块的内部,所述密码生成芯片和所述信号发射器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IC卡插口座的内部设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读卡器与所述密码生成芯片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涛,未经张宇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