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散热的无线充电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4958.7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60 | 分类号: | H02J50/60;C01B33/145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涂层 充电器 二氧化硅溶胶 无线充电器 氧化石墨烯 分散液 散热 涂料 取出 高效散热结构 聚苯乙烯乳液 无线充电设备 外壳内表面 热处理 浸入 高效散热 有效解决 整个表面 传递 按下 发热 重复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器,充电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的整个表面设置有散热涂层,所述的散热涂层按下述方法加工而成:按溶液体积份数,由13~30%的二氧化硅溶胶、13~30%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0~75%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液相涂料,且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体积;将待散热的载体浸入所述涂料中,8~10min后取出,取出时间≤10s,在室温下干燥;重复上述操作3次,干燥后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散热涂层。散热涂层能够将充电器内部热量通过外壳内表面的散热涂层传递到外壳外表面的散热特层,并传递到周围环境中,有效解决了无线充电设备发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终端设备(例如手机)都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为终端充电。即,无线充电器设置有能量发送线圈,待充电设备(例如手机)上设置有对应的能量接收线圈。能量发送线圈将能量发送给待充电设备上的能量接收线圈,然后通过待充电设备的接收装置转换成所需要的直流电源,从而对设备内的锂电池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设备在工作时,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热量,为了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堆积从而损伤设备,甚至引起爆炸、火灾等危险。采用具有较高热传导率的材料将废热导出是常见手段。散热单元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影响其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不改变设备原油结构的情况下,一般会追求散热单元的面积越大越好。但一般高热传导率的材料表面都是平滑疏水状态,与外界接触面积小;同时,现在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都逐渐往轻薄短小化设计,传统过大的传热材料已不再适用。
另外在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若无线充电线圈中存在金属异物,则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流,使得该金属异物消耗磁场能量并产生热量,最终会引起火灾等安全问题。目前市场上对无线充电装置的金属异物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发射端的功率损耗方式来实现的,其外围电路简单、易计算,但存在异物检测灵敏度难调节,误报、漏报等问题,同时在检测到异物时仅通过停止充电来规避问题,导致用户不清楚当前的充电状态,可能造成如用户以为在充电但实际上并没有充电等问题,造成用户体验差。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功率损耗法在逆变桥和发射线圈上的损耗功率不能通过直接测量方式获得,因此在计算功率损耗时形成的计算误差导致了金属异物的检测不够准确;另一方面,金属异物报警功率损耗的阈值设定会影响异物检测的灵敏度,而最优功率损耗阈值的确定在实现上难度大,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来积累丰富的经验值;同时,由于检测不够准确充电装置只有正常和非正常两个状态,用户无法对当前充电环境没有一个定量的认识;最后,由于受到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影响,不同环境中同一设备的各元器件也可能出现误差,导致误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无线充电器,并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异物检测方法,解决金属异物导致发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无线充电器,充电器具有外壳,所述外壳的整个表面设置有散热涂层,所述的散热涂层按下述方法加工而成:按溶液体积份数,由13~30%的二氧化硅溶胶、13~30%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0~75%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液相涂料,且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体积;将待散热的载体浸入所述涂料中,8~10min后取出,取出时间≤10s,在室温下干燥;重复上述操作3次,干燥后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散热涂层。
可选地,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乙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碱性催化剂,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按体积比,浓氨水:氟化钠=1:0.2混匀得到的混合溶液,45℃下搅拌12h,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得二氧化硅溶胶;其中,按体积份数,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碱性催化剂:硅烷偶联剂A-151=10:50~120:2~5:1。
可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将1份氧化石墨烯加入20~30份去离子水中,功率60W超声处理3h,即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4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线圈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异物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