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3962.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远;尹相会;李红林;琚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溪中科镁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2 | 分类号: | C04B28/32;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邓大为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尾矿 尾矿 镁质胶凝 大颗粒 小颗粒 粗铜 浮选 精铜 建筑材料 预处理 复合材料浆料 复合建筑材料 镁质胶凝材料 固体废弃物 浮选工艺 原料制备 目滤网 放入 分级 改性 浆料 模具 脱模 成型 冶炼 震荡 精选 | ||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对铜尾矿进行分级预处理:采用80‑120目滤网对铜尾矿进行大小筛分,颗粒较大的一部分为大颗粒铜尾矿,颗粒较小的一部分为小颗粒铜尾矿;采用浮选工艺对小颗粒尾矿进行浮选,从小颗粒铜尾矿中浮选出的铜尾矿作为精铜尾矿,精铜尾矿进行精选和冶炼,浮选剩余铜尾矿作为粗铜尾矿,将粗铜尾矿与大颗粒铜尾矿混合制得建筑材料原料;用建筑材料原料制备改性镁质胶凝材料浆料;将铜尾矿镁质胶凝复合材料浆料放入模具中震荡成型,6‑24小时后脱模,获得铜尾矿镁质胶凝复合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铜尾矿,又称铜尾砂,是由矿石经粉碎、精选后所剩下的细粉沙粒组成。我国大多数铜尾矿品位较低,必须要经过破碎,磨矿和分选等多道工序分选出的含铜精矿才能进行冶炼,这样的选矿过程会排出大量尾矿,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矿石品位的降低,使尾矿排放量剧增,但是小颗粒铜尾矿中铜、钨的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可再利用价值。
大量产生的铜尾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侵占大量土地:尾矿直接以堆存方式处理要占用大量的可开垦的农田,造成了大片土地资源的浪费;尾矿造成多种类型的环境污染;我国一部分矿山企业从经济利益最大化方面考虑,陆续建造尾矿有价金属回收选矿厂,可综合回收的黄铁矿,磁铁矿,铜矿物,铬铁矿,绢云母,白云石等,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技术的进步,选矿效率得到提高,利用现有技术对铜尾矿进行二次选矿,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铜尾矿中矿物成分主要含有方解石,斜长石,透辉石,角闪石,阳起石,石榴子石,黄铜矿,石英,绿泥石,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等,目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不能有效的将有价资源回收和铜尾矿的消纳问题相结合,导致尾矿中的有用元素回收的成本过高,同时,在有用元素回收后,依然有大量的二次尾矿堆积,无法彻底解决铜尾矿的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其能够提高铜尾矿综合利用水平,对铜尾矿中有价值资源进行重点资源回收提高铜尾矿资源的附加价值,对回收剩余的粗铜尾矿进行建材化处理,建材化利用的方法实现铜尾矿的零排放和资源化,提高了铜尾矿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铜尾矿的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对铜尾矿进行分级预处理:采用80-120目滤网对铜尾矿进行大小筛分,颗粒较大的一部分为大颗粒铜尾矿,颗粒较小的一部分为小颗粒铜尾矿;
采用浮选工艺对小颗粒铜尾矿进行浮选,小颗粒铜尾矿中浮选出的铜尾矿作为精铜尾矿,精铜尾矿进行精选和冶炼,浮选剩余的铜尾矿作为粗铜尾矿,将粗铜尾矿与大颗粒铜尾矿混合制得建筑材料原料;
用建筑材料原料制备改性镁质胶凝材料浆料:将六水氯化镁配制成浓度为20%-30%的水溶液并加入消泡剂,然后充分搅拌直至氯化镁溶液泡沫消除得到氯化镁水溶液,在氯化镁水溶液中加入轻烧氧化镁粉,搅拌2-5分钟,加入复合改性剂,继续搅拌,加入轻烧氧化镁粉的氯化镁溶液中轻烧氧化镁粉含有的活性氧化镁与氯化镁水溶液中的氯化镁的摩尔比为5:1-10:1,在加入轻烧氧化镁粉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质量组分比为45%-92.5%的建筑材料原料和0-11.6%的矿物外加剂并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后加入质量组分比为0-1.5%的减水剂,均匀搅拌制得铜尾矿镁质胶凝复合材料浆料;
将铜尾矿镁质胶凝复合材料浆料放入模具中震荡成型,6-24小时后脱模,获得铜尾矿镁质胶凝复合建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矿物外加剂包括粉煤灰或硅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溪中科镁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溪中科镁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