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学校门口的减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3336.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艾蒙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绿色大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学校 门口 减速 | ||
1.一种用于学校门口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控制装置和减速带本体(2),所述控制装置(1)内设有第一PLC控制器和定时器,第一PLC控制器与遥控器进行无线连接,并与定时器连接,所述减速带本体(2)安装在控制装置(1)的上方;
所述控制装置(1)包括控制机构(12)、驱动机构(13)、右拉力机构(14)、升降机构(15)、左拉力机构(16)、中间传动机构(17)和装置外壳(18)组成;所述装置外壳(18)作为控制装置的支架,用于固定和保护控制装置(1)内的各个部件,所述控制机构(12)右端与驱动机构(13)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3)左端侧面与中间传动机构(17)底部右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机构(17)顶部左端后侧面与左拉力机构(16)底端右侧相啮合,所述左拉力机构(16)右端顶部连接到升降机构(15)左端底部,所述右拉力机构(14)底部左端与中间传动机构(17)顶部右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右拉力机构(14)左端顶部连接到升降机构(15)右端底部,升降机构(15)上端与减速带本体(2)连接;
所述控制机构(12)由推杆(121)、伸缩气缸(122)、第一PLC控制器(123)、导线(124)、电源(125)组成,所述推杆(121)左端与伸缩气缸(122)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推杆(121)右端与驱动机构(13)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125)分别通过导线(124)与伸缩气缸(122)和第一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PLC控制器通过导线(124)与伸缩气缸(122)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3)由第二PLC控制器(131)、外部电源(132)、右触头(133)、左触头(134)、正极连接端(135)、电机(136)、负极连接端(137)、第三导线(138)组成,所述电机(136)前端装有正极连接端(135)与负极连接端(137),所述负极连接端(137)通过第三导线(138)连接到第二PLC控制器(131)正极,所述第二PLC控制器(131)负极通过第三导线(138)连接到外部电源(132)正极,所述外部电源(132)负极通过第三导线(138)连接到右触头(133)右侧,所述右触头(133)顶端左侧通过第三导线(138)连接到正极连接端(135),所述电机(136)左端侧面与中间传动机构(17)底部右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右拉力机构(14)由齿轮盘(141)、传动带(142)、转轮(143)、拉力杆(144)、第二转轮(145)、拉力带(146)、齿轮(147)、拉力齿轮(148)、拉力杆(149)、升降块(1410)、定位轮(1411)、拉力绳(1412)、第二定位轮(1413)、第三定位轮(1414)组成,所述传动带(142)两端分别连接到齿轮盘(141)与转轮(143)前端侧面,所述拉力杆(144)一端连接到转轮(143)外圈后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轮(145)外圈后侧,所述第二转轮(145)前端侧面通过拉力带(146)与齿轮(147)前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齿轮(147)左侧与拉力齿轮(148)右侧相啮合,所述拉力杆(149)一端连接到拉力齿轮(148)底端前侧,另一端固定于升降块(1410)顶端,所述拉力绳(1412)一端连接到升降块(1410)底端,另一端绕过定位轮(1411)、第二定位轮(1413)、第三定位轮(1414)连接到升降机构(15)左端底部,所述齿轮盘(141)左端前侧与中间传动机构(17)顶部右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升降机构(15)由定滑轮(152)、夹架(153)、复位杆(154)、下压板(155)和L形支架(156)组成,所述夹架(153)两端底部装有定滑轮(152),所述复位杆(154)底部与夹架(153)两端顶部垂直连接,复位杆(154)上端与下压板(155)连接,下压板(155)两端下方设有L形支架(156),L形支架(156)的一端设于下压板(155)下方,另一端设于减速带本体(2)下方,L形支架(156)的转折处通过轴承(157)固定在装置外壳(18)上,所述左拉力机构(16)由左齿轮盘(161)、联动带(162)、主动齿轮(163)、被动齿轮(164)、复合拉力杆(165)、复合轮(166)、纵向传动带(167)、转动轮(168)、综合传动带(169)、顶部齿轮(1610)、第二顶部齿轮(1611)、第一转向轮(1612)、左拉力杆(1613)、左升降块(1614)、左拉力绳(1615)、第二转向轮(1616)、第三转向轮(1617)组成,所述左齿轮盘(161)右端前侧与中间传动机构(17)顶部左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联动带(162)两端分别连接到左齿轮盘(161)与主动齿轮(163)前端侧面,所述主动齿轮(163)顶侧与被动齿轮(164)底侧相啮合,所述被动齿轮(164)前端侧面通过复合拉力杆(165)与复合轮(166)前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轮(168)两端分别连接到复合轮(166)与转动轮(168)侧面,所述转动轮(168)前端侧面通过综合传动带(169)与顶部齿轮(1610)前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顶部齿轮(1610)底侧与第二顶部齿轮(1611)顶侧相啮合,所述左拉力杆(1613)一端连接到第二顶部齿轮(1611)底端前侧,另一端固定于左升降块(1614)顶端,所述左拉力绳(1615)一端连接到左升降块(1614)底端,另一端绕过第二转向轮(1616)、第三转向轮(1617)、第一转向轮(1612)连接到定滑轮(152)底端内部,所述中间传动机构(17)由驱动齿轮(171)、横向传动带(172)、纵向传动杆(173)、右联动杆(174)、左联动杆(175)组成,所述驱动齿轮(171)前端侧面通过横向传动带(172)与纵向传动杆(173)底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纵向传动杆(173)顶端左侧与左联动杆(175)右端底侧相啮合,所述纵向传动杆(173)顶端右侧与右联动杆(174)左端底侧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绿色大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绿色大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治理超载功能的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