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音频同步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3203.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魏永斌;郝旭东;邹箭宇;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H04N21/439;H04N21/4402;H04N21/85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同步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路音频同步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视频编码芯片中的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基于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用于指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播放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将第二时间戳计数值与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视频编码芯片中的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能够控制系统级芯片中音频编码过程中控制帧指示的播放时间,来保证和视频编码芯片的视频控制帧的播放时间的同步,以实现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与视频传输流数据的同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路音频同步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描述信源的数据是信息和数据冗余之和,即:数据=信息+数据冗余。音频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具有相关性,也即存在数据冗余。将音频作为一个信源,音频编码的实质是减少音频中的冗余。
目前,专用编码芯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多数仅只支持一路音频编码,且音频格式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当前对音频的多样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音频同步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输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且可以实现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与视频传输流数据的同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音频同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视频编码芯片中的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基于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用于指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播放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将第二时间戳计数值与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用于指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播放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包括:将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实时添加至多路音频源数据中的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上,得到用于标记脉冲编码调制信号采样点的第三时间戳计数值;根据第三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第二时间戳计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第三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包括:根据第三时间戳计数值和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采样频率确定第四时间戳计数值;根据第四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计算第二时间戳计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第二时间戳计数值与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包括:利用第四时间戳计数值和预设音频压缩标准,对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断帧;根据预设音频压缩标准对经过断帧处理后的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编码,生成多路音频基本码流数据;根据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对多路音频基本码流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之后,还包括:获取视频编码芯片中的当前时间戳计数值;当第二时间戳计数值与当前时间戳计数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输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以实现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与视频传输流数据的同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音频同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视频编码芯片中的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时间戳计数值和视频编码延迟时间,确定用于指示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播放时间的第二时间戳计数值;封装模块,用于将第二时间戳计数值与多路音频源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携带有同步信息的多路音频传输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