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3160.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接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包括承载基座、承载龙骨、收线轮、收线驱动机构、充电母线、接线端子、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及综合控制电路,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及综合控制电路均嵌于承载基座内,承载龙骨与承载基座上端面铰接,收线轮嵌于承载龙骨内且收线轮其中一端通过传动轴与收线驱动机构相互连接,充电母缠绕在一个收线轮上,充电母线两端分别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本发明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充电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实现充电操作部位与充电电路间有效的绝缘隔离,并可对充电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充电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电动汽车充电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充电桩还是车载备用的充电器均需要通过充电接头线路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行充电作业,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的过充电接头线路设备往往均为基于传统的插头与充电母线直接连接构成,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充电作业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电路保护能力,从而导致充电时当发生因短路等电路过载、电流过大等故障时极易导致充电电源设备及电动汽车发生损毁,严重时甚至引发火灾,除此之外,当前过充电接头线路设备的结构固定,尤其是有效的充电距离相对固定,因此导致在充电时不能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充电角度、位置等,严重影响了充电作业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当前的过充电接头线路绝缘防护仅仅通过包覆在插头外的绝缘层实现,因此绝缘防护等级相对较低,当发生漏电等事故时,不能对操作人员起到有效的绝缘防护,严重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枪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对电动汽车充电作业时不同人群、不同位置及充电角度操作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充电作业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实现充电操作部位与充电电路间有效的绝缘隔离,并可对充电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对充电状态进行调控,并在充电电路发生过载、短路等现象时及时主动切断充电电路,从而极大的提高充电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头,包括承载基座、承载龙骨、收线轮、收线驱动机构、充电母线、接线端子、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及综合控制电路,承载基座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闭合腔体结构,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及综合控制电路均嵌于承载基座内,承载龙骨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承载龙骨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基座上端面铰接,收线轮至少一个,嵌于承载龙骨内且收线轮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通过传动轴与承载龙骨侧侧壁相互连接,收线轮其中一端通过传动轴与收线驱动机构相互连接,充电母线数量与收线轮数量一致,且每条充电母线均缠绕在一个收线轮上,充电母线两端分别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充电母线另分别与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电气连接,其中限流熔断器至少一个,位于充电母线与接线端子连接位置处,且充电母线通过限流熔断器与接线端子串联,过载保护电路通过导线与充电母线相互并联,充放电控制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子开关与充电母线和限流熔断器相互串联,综合控制电路分别与限流熔断器、过载保护电路、充放电控制器及电子开关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座下端面均布至少四个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综合控制电路对应的承载底座侧表面设操作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台机构为二维转台或三维转台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线轮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收线轮沿承载龙骨轴线自下向上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线驱动机构为驱动手柄或驱动电动机,且当收线驱动机构为驱动电动机时,收线驱动机构与综合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充电站对车辆充电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