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AR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2628.4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4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晶晶;罗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京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台管理系统 智能移动终端 全过程管理 数据库 三维数字化模型 安全规程 互联网连接 传统形式 反馈信息 工程管理 工程施工 管理系统 技术规范 模型模拟 施工阶段 实施管理 虚拟环境 大数据 点控制 关键点 可视化 云端 施工 验收 部署 安全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AR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BIM数据库、后台管理系统和AR智能移动终端;所述BIM数据库和后台管理系统部署在云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每一个AR智能移动终端;所述BIM数据库中包括设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施工关键点模型和重大安全风险点控制措施模型;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工程全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的大数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形式下的工程管理人员只能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利用BIM模型模拟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得到关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方面的反馈信息较少或较慢的技术问题,以及实现工程在设计评审阶段、设计交底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实施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和AR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AR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及综合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及便于项目数字化管理,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运用在工程设计中,对工程中各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资源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从源头上丰富了AR等虚拟场景工业运用的内容。AR技术的引入,增加了BIM模型所包含信息的最大效率价值转化。随着工程建设行业逐渐朝着基于BIM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更为直观的视觉化系统来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AR这种将相应的数字信息植入虚拟现实世界界面的技术,将有力地填补这一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缺失。
发明专利CN107679291A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AR的施工运维管理方法,获取当前建筑的BIM模型数据,并将BIM模型分成多个建筑块;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发出的AR查看指令时,获取当前摄像头扫描得到的定位信息以及当前定位信息对应的实景场地影像;显示当前定位信息所对应的机电管线模型及信息并叠加于实景场地影像上以供用户查看当前实际区域内部隐藏的机电管线模型。该发明方便了在建筑施工完成后查看其内部结构。发明专利CN108182298A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虚拟和现实交互校验系统,具体包括BIM模型数据库、信息转化模块、场景交付模块。本发明用于设计各节点成果交付阶段,基于BIM模型数据,提供AR模式的图纸交付校验形式、VR模式的虚拟场景交付校验形式、3D打印模式的实体模型交付校验形式等三大类型,为项目各参与方沟通、交流、磋商、定案、决策等提供多种三维可视化形式。以上现有技术并没有覆盖工程全过程,只是在施工完成后或是设计成果交付阶段利用了BIM与AR技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以工程设计三维模型为数据基础,通过AR增强现实算法对现实真实场景进行实时计算,在现实场景的适当位置叠加显示工程三维模型,实现真实场景和工程模型的融合显示与人机互动。并在AR三维虚拟模型中无缝衔接施工关键技术点指导和重大安全风险交底等功能。最后使用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运用在工程全过程管理,提升工程设计的效率、管控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点、提升施工安全质量保障等多方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AR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形式下的工程管理人员只能实现在虚拟环境中利用BIM模型模拟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得到关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方面的反馈信息较少或较慢的技术问题,以及实现工程在设计评审阶段、设计交底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实施管理。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IM+AR的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BIM数据库、后台管理系统和AR智能移动终端;所述BIM数据库和后台管理系统部署在云端,通过互联网连接每一个AR智能移动终端;所述BIM数据库中包括设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施工关键点模型和重大安全风险点控制措施模型;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工程全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的大数据;所述AR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头戴式显示器组件、跟踪系统组件、移动计算能力组件和AR应用引擎。
具体地,所述后台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误差分析、报表管理、数据校对、流程流程制定、任务管理和进度管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京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京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26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单审批流程设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项目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