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制粒乳猪饲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1788.7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楠动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23K10/20;A23K20/147;A23K20/26;A23K20/189;A23K10/18;A23K40/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份 乳猪饲料 二次制粒 技术工艺 制备工艺 生物活性原料 功能性原料 乳猪颗粒料 饲料转化率 采食量 矿物质 消化率 鱼粉 豆粕 受限 饲料 玉米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乳猪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次制粒乳猪饲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组份:玉米40‑60份,豆粕10‑20组份,鱼粉2‑5组份,矿物质1‑5组份,功能性原料20‑30组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工艺制造出的乳猪颗粒料采食量提高15‑30%;2、本技术工艺由于可以不受限应用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原料,因而可以大幅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1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猪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二次制粒乳猪饲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乳猪又称幼猪,系指体重低于15kg以下的断奶前后的小猪,这阶段所提供的饲料称之为乳猪料。由于这阶段的小猪其消化生理尚未发育成熟,完全不同于成年猪,因此乳猪饲料配方中除常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鱼粉、矿物质等,还需要使用如乳制品、免疫球蛋白、酶制剂、活菌制剂等功能性原料。传统制粒工艺为一次制粒,系将所有原料混合后,经85-95℃温度下2-3分钟调质制粒。传统制粒工艺满足了常规原料需要高温处理的要求,但乳制品、免疫球蛋白、酶制剂、活菌制剂等在高温下其生物活性则大幅损失,且乳制品因高温条件导致颗粒硬度增加因而配方中使用量受限。因此传统工艺很难制造出接近小猪生理需要的优质乳猪饲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乳猪颗粒料采食量乳猪饲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制粒乳猪饲料,包括以下组份:玉米40-60份,豆粕10-20组份,鱼粉2-5组份,矿物质1-5组份,功能性原料20-30组份;
所述功能性原料包括乳制品、免疫球蛋白、酶制剂及活菌制剂。
优选地,所述的功能性原料包括乳制品16组份、免疫球蛋白5组及酶制剂0.5组份。
优选地,所述玉米系东北产地为市场购得产品;
所述豆粕购自上海东辰粮油有限公司;
所述鱼粉购自PESQUERA HAYDUK S.A.公司生产的进口秘鲁红鱼粉;
所述矿物质购自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氢钙(饲料级);
所述乳制品系美国Ari-Mark公司生产的进口乳清粉;
所述免疫球蛋白购自上海杰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 JP831的生物蛋白;
所述酶制剂购自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UTB1801的酶制剂。本乳猪饲料配方所涉及的原料均自市场购得。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上述二次制粒乳猪饲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上述玉米40-60组份,豆粕10-20组份,鱼粉2-5组份,矿物质1-5组份混合,经高温进行第一次制粒后并进行冷却粉碎,作为预备原料;
将所述预备原料与上述功能性原料再混合,然后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第二次制粒。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高温制粒的温度范围为85-95℃。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高温制粒后的冷却温度为85-95℃,冷却时间为 4-5min。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次低温制粒的温度范围为45-50℃。
本配方及制备工艺能制造出接近小猪生理需要的优质乳猪颗粒饲料;制备工艺流程中第一次系高温制粒,第二次系低温制粒,很好满足了不同原料的加工特点,能让玉米、豆粕原料充分熟化的同时,又保证了酶制剂、活菌制剂、免疫球蛋白等功能性原料可以保持最原始的生物活性,也为降低原料成本找到又一方法。本技术工艺实践中可以使用二台制粒机、二台混合机,增加输送机和分配器也可以使用一台制粒机、一台混合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楠动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楠动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