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1732.1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平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杆 导向块 冲击力 传递组件 防撞装置 缓冲装置 汽车本体 导向槽 导向件 固定座 支撑环 中间部 弹簧 车体 传递 汽车 插入导向槽 弹性伸缩杆 弹簧接触 铰接设置 支撑环套 平直部 伸缩杆 移动筒 内凹 直部 转动 损伤 压缩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在汽车本体上设置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座、导向件和传递组件,固定座固定在车体上,导向件包括中间部和平直部,在中间部的内凹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传递组件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支撑环套设在移动筒上,支撑环通过支撑与平直部连接,伸缩杆上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在导向杆上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均插入导向槽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接触。本发明,通过导向杆的转动以及传递弹簧的压缩,将冲击力通过导向块等部件转移到其他方向,继而减弱汽车整体在冲击方向承受的冲击力大小,防止冲击力较大时,车体产生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汽车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其中,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热器面罩、保险杠、防撞梁、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
在汽车的交通事故中,碰撞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事故形式。在低速碰撞发生后,汽车的碰撞部位会内凹变形,因此常在碰撞部位设置用于具有防撞功能的防撞装置,例如保险杠、防撞梁、不锈钢防撞杠,其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现有的不锈钢防撞杠为硬缓冲装备,其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来保护车身不受损伤。现有防撞装置在使用时防撞效果不理想,只能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无法将其转移到其他方向,当纵向吸收不完冲击力时,只能损伤车体以消除冲击力,不利于车体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解决现有防撞装置在使用时防撞效果不理想,只能将冲击力进行纵向吸收,无法将其转移到其他方向,当纵向吸收不完冲击力时,只能损伤车体以消除冲击力,不利于车体的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高效缓冲装置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在汽车本体的前端以及尾端均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座、U形导向件和传递组件,其中,
所述固定座上远离导向件的一端固定在汽车本体的车体上,所述导向件包括圆弧形的中间部以及两个平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凸面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平直部分别各与一个中间部的末端连接,在中间部的内凹面上沿着中间部的周线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传递弹簧;
所述传递组件位于导向件的内侧,其包括弹性伸缩杆和支撑环,所述伸缩杆的轴线与导向件的中心线重合,伸缩杆包括依次连接并共轴线的移动筒、蓄能弹簧和移动杆,所述支撑环套设在移动筒上,支撑环的一对相对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远离支撑环的一端分别各与一个平直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插入移动筒的中心孔中,并通过蓄能弹簧与中心孔的孔底连接,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有两个导向杆,所述铰接的轴线垂直于导向件的U形面,在导向杆上靠近中间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均插入导向槽中,并分别各与一个传递弹簧远离导向槽端部的一端接触;
在导向杆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彼此相斥以使导向杆的轴线均与传递组件的轴线形成锐角夹角,此时传递弹簧均处于原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平,未经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弹性件转向的机械高效缓冲装置
- 下一篇:通过弹性件转向冲击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