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地区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1034.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徽吉星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茭白 洼地 寄秧 北方地区 混合土 技术缺陷 存活率 浸泡液 一次水 灌水 排干 上盖 稻草 浸泡 浇水 取出 温室 排放 北方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北方地区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在12月上旬,将茭墩挖起,放置在温度为32‑40℃的浸泡液中浸泡处理30‑40min后,取出,温室中放置20‑24小时;(2)排干洼地水,在洼地里每隔20cm开一条深20‑25cm、宽18‑22cm、长8‑12m的沟,将茭墩按20‑25cm的距离排放于沟中,填上14‑16cm高的混合土,然后在混合土上盖上稻草;(3)每隔5‑7天,浇一次水;(4)翌年3月份,停止浇水,向寄秧洼地内灌水,直至4月中旬,起出来作为茭白的种墩。本发明提供的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解决了茭墩在北方洼地寄秧时存活率低的技术缺陷,提升茭种的品质,并提升了茭白的产量和降低了茭白的雄茭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茭白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地区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茭白属禾本科菰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称茭笋、高笋、茭瓜、高瓜等。在茭白生长过程中,黑粉菌丝侵入花茎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刺激细胞逐渐膨大充实,生长成洁白柔嫩的肉质茎,即为茭白。茭白是药、食两用的我国特产优质水生蔬菜,其富含维生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茭白味甘、性微寒,具有祛热除湿、生津利尿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茭白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茭白寄秧是近年来茭白栽培的一项新技术,即把秋季选中的茭种在寄植一段时间,而后移栽到大田。茭白寄秧,既可以腾茬口实行轮作,又可以减少来年夏茭损失,提高秋茭纯度。 茭白寄秧一般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进行。这一阶段茭白处于休眠期,取种墩不易造成损伤。在第二年种秋茭的田附近选地寄秧,以减少移栽时的运输时。目前,随着茭白在北方种植的越来越广泛,北方地区的湿田较少,因此采用洼地寄秧符合北方的水土环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茭白在北方洼地寄秧的过程中,易被病虫害感染,并且茭种的存活率较低,雄茭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茭白的产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北方地区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北方地区茭白洼地寄秧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12月上旬,将茭墩挖起,放置在温度为32-40℃的浸泡液中浸泡处理30-40min后,取出,温室中放置20-24小时,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干酪素钠6-9份、马来酰肼11-16份、水500-550份;
(2)排干洼地水,在洼地里每隔20cm开一条深20-25cm、宽18-22cm、长8-12m的沟,将茭墩按20-25cm的距离排放于沟中,填上14-16cm高的混合土,然后在混合土上盖上稻草,其中混合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洼地土壤96-99份、钼矿渣1-3份、沼渣11-15份、蛭石18-24份;
(3)每隔5-7天,浇一次水,其中每千克水中加入1-2g水杨酸钠、18-22ml木醋液;
(4)翌年3月份,停止浇水,向寄秧洼地内灌水,直至4月中旬,起出来作为茭白的种墩。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温室内的温度为25-30℃。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干酪素钠的纯度为88%,上述马来酰肼的纯度为95%。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钼矿渣和蛭石的平均粒径大小均为0.8-1.1mm。
具体地,上述步骤(3)中,每颗茭墩浇300-400ml的水。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寄秧洼地内灌水后,控制水位为3-6cm。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徽吉星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蚌埠市徽吉星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