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FC的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1026.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幸晋渝;杨强;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何凡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系统 存储模块 主控模块 开锁 指纹识别模块 通信连接 移动终端 指纹模块 电机锁 数字键盘模块 移动终端通信 初始化系统 控制电机 信息交互 蜂鸣器 闭锁 警报 入侵 验证 警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电子锁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移动终端,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的电机锁、指纹模块、NFC模块、数字键盘模块、第一存储模块、蜂鸣器和OLED显示屏;指纹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第二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通信连接;NFC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一种基于电子锁系统的开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系统;S2:将移动终端靠近NFC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并进行验证;S3:判断是否发生入侵;S4、显示警告,发出警报,控制电机锁闭锁;S5、打开电机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开锁方式单一、实用性低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FC的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子锁将传统机械锁的实体钥匙变成了各种更加安全的各种信息,由于其开锁信息的保密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相对于传统机械锁无疑是更加安全的,因此被普及到了各种应用场景中。
2017年,全国锁具行业的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其中智能门锁行业总产值约为60亿元。传统机械锁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智能门锁还没有完全走入家庭,主要市场需求在金融、军警、商用办公、高档住宅等市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他们对智能锁的认知度还不高,处于适应阶段。与日韩、欧美智能锁在民用锁市场上相比,我国的占有率为2%,日韩智能锁占用民用锁70%以上的市场,韩国公寓还高达90%的使用智能锁,欧美电子锁占民用锁50%的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能锁市场占有率提升的迅速期。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
(1)现有电子锁的开锁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现有电子锁容易出现故障导致门闭锁无法开启,实用性低;
(3)现有电子锁的安全性低,无法判断使用者是否为入侵者,在发生入侵时也无法进行发出警报等有效的威慑行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功能性好、实用性高和安全性高的基于NFC的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提供三种开锁方式,并且能够自主判断是否发生入侵,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开锁方式单一、实用性低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NFC的电子锁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和移动终端,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的电机锁、指纹模块、NFC模块、数字键盘模块、第一存储模块、蜂鸣器和OLED显示屏;指纹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分别与第二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通信连接;NFC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使用HCE技术的虚拟卡模式,基于软件的模拟方式将移动终端模拟成NFC芯卡。
进一步地,NFC模块为PN532模块,PN532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电容式指纹传感器、A/D转换器和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与A/D转换器、第二存储模块和主控模块通信连接,A/D转换器与电容式指纹传感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主控模块为89C51系列单片机,微处理器为DSP处理器。
进一步地,主控模块设置有串口和接口,PN532模块、微处理器和数字键盘模块分别设置有对应的串口和接口。
一种基于电子锁系统的开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系统,包括初始密码设定、开锁指纹录入以及NFC模块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