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39909.4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仪;汪思睿;顾锦宜;邵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凤仪;汪思睿;顾锦宜;邵和义 |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E03B3/02;F03B13/0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吕晓璐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桥 能源利用系统 城市高架桥 水循环利用系统 太阳能利用系统 水轮发电机 排水管 二级水箱 喷嘴 灌溉管 绿化带 喷淋管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 一级水箱 雨水排放 控制器 排水沟 上端部 下端部 扬尘 围栏 灌溉 侧面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利用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控制器,太阳能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上端部与高架桥上排水沟连接,下端部连接有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后部连接有一级水箱、二级水箱,二级水箱上连接有灌溉管和喷淋管,灌溉管置于绿化带内并连接有喷嘴一,喷淋管设置在高架桥侧面围栏上且安装有喷嘴二;本发明的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针对高架桥的位置和特点,充分利用了其上的能源,实现了高架桥下绿化带的灌溉,高架桥下雨时雨水排放,天晴时高架桥上扬尘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再利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现代城市高架桥路网密度逐渐增大,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是高架桥对桥下绿化植被的遮挡,使得桥下绿化带不能得到自然降水的有效灌溉,往往需要人工浇灌,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时,在下雨时,高架桥上雨水需要快速的向下排放,最后进入市政污水系统,大大的浪费了水资源,而在天晴时,高架桥上由于行车速度快,导致路面上出现大量的扬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基于高架桥位置和特点,充分利用了高架桥上的能源,解决了高架桥下绿化带的灌溉问题,高架桥下雨时雨水排放问题,天晴时高架桥上扬尘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高架桥上能源利用系统,包括太阳能利用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和控制器,所述高架桥底部有桥墩,高架桥的桥面两侧设置有围栏,高架桥桥面上设置有排水沟,高架桥下部种植有绿化带,所述太阳能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围栏侧面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部与高架桥上排水沟连接,排水管下端部连接有水轮发电机,所述水轮发电机后部连接有一级水箱,所述一级水箱后部连接有二级水箱,所述二级水箱上连接有灌溉管和喷淋管,所述灌溉管和喷淋管上分别设置有水泵一和水泵二,灌溉管远离二级水箱端置于绿化带内并连接有喷嘴一,所述喷淋管设置在高架桥侧面围栏上且安装有喷嘴二,所述水轮发电机上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绿化带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高架桥上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检测器均与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泵一和水泵二上分别设置有电磁开关一和电磁开关二,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开关一和电磁开关二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上连接有逆变器,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与市电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水箱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另一端与市政污水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沿着桥墩设置,并与桥墩固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51单片机和控制电路。
本发明技术方案有益效果:
1、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高架桥侧面的围栏侧面上,一方便避免车辆对电池板造成碰撞等破坏,一方面保证太阳能电池板最大限度的接触阳光,制造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当蓄电池中电量满后,将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输入市电网,补充市政用电;
2、将水轮发电机设置在排水管底部,利用由高架桥上排放下来的水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实现对下雨天高架桥上雨水势能和动能的利用;
3、将经过发电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级水箱沉淀,然后进入二级水箱,然后将二级水箱内的雨水进行高架桥下绿化带的灌溉,避免环境工作人员利用灌溉车进行灌溉,省时省力;
4、在二级水箱上连接喷淋,且喷淋管设置在高架桥上,实现对高架桥上部空间进行喷淋,降低高架桥上扬尘和空气中的雾霾,优化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仪;汪思睿;顾锦宜;邵和义,未经张凤仪;汪思睿;顾锦宜;邵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9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雨水收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吊篮式桥梁维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