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37550.7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浩;陈伟娟;陈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G02B6/25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锥结构 包层 光纤结构 散热胶 级联 外周 纤芯 吸收 光纤长度方向 光纤信号 距离设置 热量带走 纤芯外周 信号波长 内包层 水冷座 外包层 波长 波峰 剥除 波谷 传播 传导 制作 光纤 传递 | ||
1.一种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纤芯,在纤芯外周设置有内包层,在内包层外周设置有外包层,沿光纤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一组级联双锥结构,所述级联双锥结构包括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沿光纤信号传递方向在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外周设置有散热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锥腰之间间隔1-3cm,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锥腰直径为50-70微米,每组双锥结构相互间隔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外周设置有用以给光纤降温散热的水冷座,光纤通过散热胶粘附在水冷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座中心设置有用以敷设光纤的V型槽,所述V型槽旁侧设置有水冷腔,在水冷座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水冷腔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
5.一种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吸收包层光的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
(1)取市面的普通光纤,用光纤剥除器对设置双锥结构位置处的光纤进行剥除,制造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对每组双锥结构位置处的光纤剥除长度为6~8cm;
(2)采用拉锥的方法,如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熔融拉制形成级联双锥结构,使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锥腰之间间隔1-3cm,双锥结构A和双锥结构B的锥腰直径为50-70微米,每组双锥结构相互间隔5~10cm,既前一组级联双锥结构的双锥结构B的后端与后一组级联双锥结构的双锥结构A的前端之间间隔5~10cm;
(3)在每组级联双锥结构的光纤外周涂抹散热胶,再将光纤穿过水冷座,使每组级联双锥结构的光纤外周均包裹着一个水冷座,将水冷座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与水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75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包层掺镱光纤
- 下一篇:三维多层波导模式复用和解复用器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