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薄膜开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36625.X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4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胡少青;郭栋梁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薄膜开关 装置 | ||
一种光学薄膜开关装置,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及间隔层。第一薄膜层包括第一表面与多个入光线路,所述入光线路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各入光线路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第一旁支线。第二薄膜层包括第二表面与多个出光线路,所述出光线路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各出光线路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第二旁支线,所述第二旁支线分别延伸至所述多个第一旁支线以形成多个触压区。间隔层位于第一薄膜层与第二薄膜层之间且包括分别对应所述触压区的多个贯通孔。贯通孔内对应的第一旁支线与第二旁支线至少部分层叠并彼此保持预定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光学薄膜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键盘为目前十分常见的输入设备,其通常是搭配电子装置使用,例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等。随着现今电子装置朝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目前多数键盘都采用积小、厚度薄及重量轻的薄膜开关。
一般来说,薄膜开关主要构造是由3层薄膜所层压形成,上、下薄膜的相对表面分别都印刷有导电线路与导电接触点,并使导电接触点对应于按键的位置。中间层则为绝缘层,可避免上下层直接互相接触造成短路。当用户按下键盘的按键时,上层的薄膜就会受到挤压,而使上、下薄膜对应的导电接触点彼此接触,如此一来就能导通上、下薄膜的导电线路,以产生受压按键所对应的信号。
然而,由于导电接触点易磨损及氧化、易受灰尘影响,造成按键灵敏度下降,且习知按键会有防水性的疑虑,以致键盘输入的质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当多个按键同时按压时,因电路的逆向反馈使得未被按压的按键被检测到按压的信号,或者多按键一并按压时无法判断出正确的组合键信号,导致鬼键(Ghost key)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开关装置包括第一薄膜层、第二薄膜层以及间隔层。第一薄膜层包括第一表面与多个入光线路,所述入光线路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各入光线路都具有一入光端,各入光线路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出多个第旁支线。第二薄膜层包括第二表面与多个出光线路,所述出光线路设置在第二表面上,且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向设置,各出光线路都具有一感光端,各出光线路还斜向延伸出多个第二旁支线,所述第二旁支线分别对应延伸至多个第一旁支线以形成多个触压区。间隔层设置在第一薄膜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薄膜层的第二表面之间,间隔层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触压区的多个贯通孔。各贯通孔内对应的各第一旁支线与各第二旁支线至少部分层叠、并彼此保持一预定间距。其中各触压区可选择性地被按压,使对应的各第一旁支线与各第二旁支线在各贯通孔内彼此层压接触而导光,以使由入光端传入的光线能经由各入光线路、各第一旁支线、各第二旁支线、各出光线路而传递至各感光端。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薄膜开关装置,当各触压区受压时,对应的各第一旁支线与各第二旁支线会彼此层压接触而导光,使由入光端传入的光线能传递至感光端,以根据此导光状态产生对应的信号,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导电接触式的薄膜开关来说,不需要设置电路而可达到防水的功能,也不会有导电接触点磨损及氧化的问题,造成按键灵敏度下降。此外,透过各贯通孔内对应的第一旁支线与第二旁支线至少部分层叠,能够确保在各触压区受压时,对应的第一旁支线与第二旁支线可彼此接触,并能进一步根据第一旁支线与第二旁支线的层压接触面积判断触压区受压的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线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导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线路导通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光学薄膜开关装置一种实施例的触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