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逻辑组态产生的Local变量在线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6408.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2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兴;黄俊;胡德全;余波;彭浩;郑建华;李晓龙;王明星;王远兵;吴志强;刘宏春;周继翔;马权;肖鹏;刘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逻辑 组态 产生 local 变量 在线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逻辑组态产生的Local变量在线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利用逻辑组态软件的编译方式生成逻辑代码;在生成的代码中,基于逻辑组态软件的自带安全性准则,将逻辑切换为每一步运算均独立的单元;然后,在下位机的存储区中,当每一步的输入和输出分配数据存储区时,同时分配一个同样大小和类型的备份区域;然后,在逻辑的每一个接口处监测逻辑运行的结果,在每一个输入的地方,对逻辑进行强制,实现了对逻辑组态软件生成的逻辑程序的监控和强制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安全级DCS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逻辑组态产生的Local变量在线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厂使用的逻辑组态软件是高安全性的软件,该软件为开发人员提供完整的基于模型的嵌入式开发解决方案,以此来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开发风险和缩短验证时间。
为了验证通过组态软件完成的逻辑在具体的环境中运行的正确性以及对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和定位,需要让逻辑的每一步执行都是可见的,只有在可见的前提下才能对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为了让每一步可见,就要对逻辑产生的所有变量,包括外部的输入、输出以及产生的本地变量,即Local变量进行监测和强制,特别是Local变量,对于外部而言,是不可见的。因此,监控Local变量是监控整个算法逻辑的关键环节。
逻辑组态一般是在工程师站中完成,生成的结果一般运行在处理单元中,比如现场控制站、网关站、TU等。通过通信模块将运行的实时数据上传到工程师站。工程师站将数据以图形、表格等方式进行展示。同时,工程师站对指定变量强制赋值,并将操作相关信息下发到逻辑运行环境中。作用于逻辑的每一个运行步进上。再通过上述循环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逻辑运行的控制。
在进行逻辑组态的过程中以及组态完成后生成代码的过程中,操作者均只具有查看和编辑外部变量的权限,所以不能实现对其产生的过程变量的监控;同时,在逻辑运行过程中,原有的输入变量是从真实环境中采集的真实值,没有提供控制该值的入口,所以也实现不了对变量的强制;其次,逻辑组态软件本身是一个高安全性的软件,产生的代码也是经过验证的高安全代码,所以在实现监控功能的过程中不允许对产生代码的逻辑作任何的变化。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逻辑组态的过程中,存在不能对过程变量进行监控,不能对变量进行强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逻辑组态产生的Local变量在线监控方法,解决了在进行逻辑组态的过程中,存在不能对过程变量进行监控,不能对变量进行强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逻辑组态软件生成的逻辑程序的监控和强制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基于同一原则自动生成代码,只要生成代码的原则是经过验证的,则每个执行周期生成的代码就是确定的,可靠的。基于此原则,使用计算机后台改写逻辑组态软件生成的赋值代码的方法生成对逻辑监控的代码。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整个逻辑运行的每一个步进的监控;另一方面屏蔽了操作人员的在处理逻辑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介入,实现了对逻辑组态软件生成的逻辑程序的任何环节的监控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逻辑组态产生的Local变量在线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利用逻辑组态软件的编译方式生成逻辑代码;在生成的代码中,基于逻辑组态软件的自带安全性准则,将逻辑切换为每一步运算均独立的单元;
然后,在下位机的存储区中,当每一步的输入和输出分配数据存储区时,同时分配一个同样大小和类型的备份区域;
然后,在逻辑的每一个接口处监测逻辑运行的结果,在每一个输入的地方,对逻辑进行强制。
进一步的,所述将逻辑切换为每一步运算均独立的单元具体为:每一步逻辑都有可用的、完整的输入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集成设计与优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智能家电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