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银杏叶的滑子蘑代料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6363.7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冮洁;陈涛涛;李佳宁;刘文玲;庞士磊;卢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子蘑 银杏叶 代料培养基 重量比 升高 食用菌栽培技术 半纤维素酶 葡萄糖苷酶 麸皮 固体物料 滤纸酶活 木屑 内切酶 蔗糖 黄酮 石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银杏叶的滑子蘑代料培养基,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含有银杏叶的滑子蘑代料培养基由以下重量比的固体物料制成:木屑50%‑70%、银杏叶10%‑30%、麸皮18%、蔗糖1%、石膏1%,所述的配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1‑1:1.3。该代料培养基培养出的滑子蘑内切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滤纸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黄酮含量显著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银杏叶的滑子蘑代料培养基。
背景技术
滑子蘑也叫滑菇、珍珠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属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学名Pholiota nameko。滑子蘑多丛生,菌盖半圆型,伞形小,无鳞片,伞盖深黄色或者黄褐色,菌体粘液丰富,菌柄短粗。滑子蘑在自然界中多生长在阔叶树,尤其是壳斗科的伐根、倒木上,属木腐菌。人工栽培中滑子蘑以木屑、秸秆、米糠、麦麸等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农副产品为人工栽培的培养料,滑子蘑利用自身木质纤维素酶分解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作为生长所需碳源,提高木质纤维素酶活能有效提高滑子蘑对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利用能力。一般栽培中滑子蘑黄酮含量较低,仅在1.531mg/g左右,无法满足本领域应用要求,因此需寻找一种可以提高滑子蘑中黄酮含量的代料培养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农、林副产品,如木屑、棉子壳、秸秆等为培养原料培养出的滑子蘑菌丝体黄酮含量低,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不高,并且滑子蘑外观形状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银杏叶的代料培养基的制作方法,该代料培养基能够有效提高滑子蘑菌丝体黄酮含量、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同时使滑子蘑外观形状更符合商品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银杏叶的滑子蘑代料培养基,由固体物料和水组成,所述的固体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1:1.1-1:1.3,其中固体物料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木屑50%-70%、银杏叶10%-3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木屑和银杏叶的百分含量之和为定值80%。
优选的,其中固体物料按重量百分含量包括:银杏叶30%、木屑50%、麸皮18%、蔗糖1%、石膏1%。
本发明选用的木屑为阔叶硬杂木木屑,银杏叶为自然风干,无霉变的银杏树落叶,并将落叶用粉碎机粉碎成直径为0.5-1cm的碎片。滑子蘑代料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银杏叶、木屑、麸皮、石膏固体物料混匀,将蔗糖溶于水加入到固体物料中,搅拌,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形成培养基基质,加水量以手抓紧握指缝见水但不形成水珠即可;拌料结束后,堆料1-2小时,使水分被培养基基质充分吸收,即可装袋;选用18cm×36cm×0.05mm规格聚丙烯塑料出菇袋,装料500±10克;将料包放入灭菌设备,高压蒸汽(121℃)灭菌1.5-2小时,或常压(100℃)灭菌10-12小时,灭菌结束后待温度降至30℃以下,即可接种。
银杏系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树种,在全国27个省、市以及自治区均有分布,并且每年以2000-2500万株的速度疾速增长。我国是世界上银杏产量最高的国家,银杏叶除少量用于医药或药用提取物外,绝大多数未被利用。银杏叶中含有的黄酮物质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花青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出,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
食用菌通过一系列木质纤维素酶将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分解转化为自身生长能够利用的碳源。木质纤维素酶系统决定着木质纤维素降解的途径、速度和程度,同时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直接影响着食用菌利用木质物料的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添加的银杏叶来源广泛,储备量大,廉价易得,属于天然绿色原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需求;
(2)本发明有效提高滑子蘑内切酶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滤纸酶活、半纤维素酶活,促进滑子蘑对培养基原料的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6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耳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