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数据加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35451.5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海;胡小鹏;尚德建;顾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9/88 | 分类号: | H04N19/88;H04N19/91;H04N19/176;H04N19/46;H04N21/23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夏彬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数据 加密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数据加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视频数据中I宏块的数据;得到所述I宏块的残差块,对所述残差块进行Zigzag扫描,得到所述I宏块对应的一维序列;对所述I宏块对应的一维序列中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对加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熵编码。本发明通过在视频熵编码过程中对I宏块进行加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加密I帧的方式安全性更高,且加密数据量要少于对整个视频文件进行加密,可以提高加密的效率;加密后的数据没有破坏原来的语法结构,依然可以被解码器解码播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数据加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H.264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与以往的标准相比,在同等图像质量上,它的编码效率比之前的标准提高了50%左右。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数字广播电视、视频会议、数字存储等。
随着视频会议的应用越发的广泛,人们对视频的需求也越发的多了起来。随之而来就有视频安全性的要求。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很多加密方法,例如采用传统密码技术对整个视频文件进行加密,或采用DCT系数进行加密,或者在熵编码过程中进行加密等等。研究适合H.264特点的安全加密技术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对于视频安全性十分重要。
现有的视频加密方法多是只针对I帧进行加密,这样的加密方式虽然提高了加密的效率,但是却无法很好地保证视频加密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加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视频加密安全性的同时,兼顾视频编解码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选择视频数据中I宏块的数据;
S200:得到所述I宏块的残差块,对所述残差块进行Zigzag扫描,得到所述I宏块对应的一维序列;
S300:对所述I宏块对应的一维序列中数据进行加密和熵编码处理;
S400:将加密和熵编码处理后的数据与未加密的视频数据进行组合。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0和S200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0:判断所述I宏块是否为IPCM宏块,如果是,则继续步骤S120,否则继续步骤S200;
S120:对所述IPCM宏块的数据进行加密。
可选地,所述步骤S300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I宏块对应的一维序列中非零系数符号、非零系数前零的个数以及非零系数幅值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加密和熵编码处理。
可选地,对所述非零系数符号进行加密包括对拖尾系数符号进行加密和/或对除拖尾系数外非零系数符号进行加密;
对所述非零系数幅值进行加密包括对除拖尾系数外非零系数幅值进行加密。
可选地,所述步骤S300中,对所述非零系数符号进行加密和熵编码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非零系数符号经熵编码处理后得到对应的编码数据;
对所述非零系数符号对应的编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所述非零系数符号对应的加密编码数据。
可选地,所述步骤S300中,对所述非零系数前零的个数进行加密和熵编码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非零系数前连续零的个数进行加密;
对该非零系数前所有零的个数进行修正,以符合解码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