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门控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35370.5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3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庞彦伟;孙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门控 神经网络 信息 融合 图像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门控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给定需要进行融合的神经网络特征张量,称这些张量为融合输入;确定输出张量的维度,记输出张量为O;对每个输入进行包括变换、激活在内的神经网络计算,使之与输出张量为O具有相同维度;选取合适的融合证据输入:融合证据是指控制每个融合输入的、用于计算融合权重的特征张量,记第i个输入的融合证据为Ei;对第i路融合,对Ei进行神经网络计算;对计算后的融合证据Ei进行激活,得到融合权重αi;将融合权重αi与输入Ii相乘;将各路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成为输出张量O。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神经网络的门控的信息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已经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任务、多分支的神经网络变得越来越流行,数个流行的神经网络模型如ResNet(He etal,2016)、DenseNet(Huangetal,2017)、GRU(Cho etal,2014)等等都引入了两分支信息融合成为一个分支的操作。而在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这种综合系统上,使用多个、多支路、多任务等复杂神经网络模型越来越普遍,神经网络模型的信息融合在这些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信息融合方法大多使用拼接(Concatenation)或者加权平均作为融合策略:使用拼接会造成特征维度剧增,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加权平均作为一种简单线性组合方法,无法拟合出非线性的融合函数。
HeK,ZhangX,Ren S,etal.DeepResidualLearningforImageRecognition[A].IEEEConferenceon 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LasVegas,NV,UnitedStates:IEEE,2016:770–778.
HuangG,LiuZ,van derMaatenL,etal.DenselyConnectedConvolutionalNetworks[A].IEEE ConferenceonComputerVisionandPatternRecognition[C].Honolulu,HI,USA:IEEE,2017:2261–2269.
ChoK,vanMerrienboerB,BahdanauD,etal.OntheProperties ofNeuralMachineTranslation:Encoder-DecoderApproaches[A].Workshop on Syntax,SemanticsandStructure in StatisticalTranslation[C].Doha,Qatar:20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量较小、拟合能力较强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控的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给定需要进行融合的神经网络特征张量I1,I2,…,In共n个,称这些张量为融合输入;
2)确定输出张量的维度,记输出张量为O;
3)对每个输入进行包括变换、激活在内的神经网络计算,使之与输出张量为O具有相同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