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空压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5316.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凌;汪伟;何亮;王坤俊;彭再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混合 动力 汽车 用电 辅助 系统 空压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空压机的方法。本发明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负载工作特点和分布区域进行了集成设计,利用同一个驱动电机来拖动均处于常流式工作状态、且工作区域高度重叠的转向泵和水泵,从而增加了驱动电机的有效负载,提高了系统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了系统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电气辅助系统的硬件利用率高、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成本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3日,申请号为201510781090.7,发明创造名称为《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还涉及该电气辅助系统的低压配电方法,以及用于控制该电气辅助系统中的空压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电气辅助系统的负载主要包括:液压转向系统用电动转向泵P1、整车气路系统用电动空压机P2(某些车型无电动空压机)、电动水冷散热系统用风机F1和水泵P3、发动机水冷散热系统用风机F2、其它系统负载Rx(例如控制板电源)和传统电气负载Rt(例如大灯、雨刮器等)。具体地,发动机通过机械直联或皮带连接方式来驱动高压发电机G1。发电机控制器将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用于驱动车辆或者存储在储能系统中。辅助电源包括两个5kW的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和一个3kW的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其中一个DC/AC变换器将高压回路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泵P1所需的三相交流高压电,另一个DC/AC变换器将高压回路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电动空压机P2所需的三相交流高压电。DC/AC变换器将高压回路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供电动水冷散热系统的水泵P3和风机F1、发动机水冷散热系统的风机F2、以及传统电气负载Rt和其它系统负载Rx所需的直流电,从而实现各子系统负载的正常工作。
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泵P1和电动水冷散热系统的水泵P3均属于常流式工作,两者的工作区域高度重叠。然而上述电气辅助系统为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泵P1配备DC/AC变换器,同时为电动水冷散热系统的水泵P3配备DC/DC变换器,系统利用率低,集成度不高,成本高。
总体来说,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缺陷在于:结构分散、集成度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的结构分散、集成度低、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气辅助系统,其包括:
电动液压转向系统;
电动水冷散热系统,所述电动液压转向系统具有的转向泵和所述电动水冷散热系统具有的水泵由同一驱动电机拖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直流-交流变换器连接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直流高压回路,所述直流高压回路通过直流-直流变换器连接所述混合动力汽车的直流低压回路;以及
发动机水冷散热系统和低压蓄电池,所述低压蓄电池连接所述直流低压回路。
优选的是,上述电气辅助系统还包括电动气制动系统,所述电动气制动系统具有的空压机通过电磁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的液压回路中设置止回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电动水冷散热系统的风机是连接所述直流低压回路的直流风机,或者是通过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连接所述直流高压回路的交流风机。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水冷散热系统的风机是连接所述直流低压回路的直流风机,或者是通过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连接所述直流高压回路的交流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5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走机械及其液压转向系统
- 下一篇:行驶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