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杂环化合物以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34440.5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湘成;高威;牛晶华;刘营;邓东阳;罗学强;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13/14;C07D487/04;C07D417/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环化合物 以及 有机 发光 显示装置 | ||
1.一种氮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X1-X5为碳原子或氮原子,且X2-X4至少有两个为氮原子;
a、b各自独立地选自1;
R2-R4各自独立地选自C6芳基,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
其中,Z选自C原子、N原子、O原子、S原子;m、n和p各自独立地选自0、1、2或3;
U1、U2、U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未取代的C1-C30烷基;
当Z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p为0;
#表示与式(I)中的L连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R选自氢原子、未取代的C1-C20烷基。
3.氮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杂环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
。
4.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氮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红光发光材料时,所述红光发光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T1为2.2eV;
当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为绿光发光材料时,所述绿光发光主体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T1为2.5 eV;
当所述发光层的发光主体材料为蓝光发光材料时,所述蓝光发光主体材料的最低三重态能级T1为2.7 e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单重态能级S1高于所述客体材料的单重态能级S1, 且主体材料的单重态能级S1与客体材料的单重态能级S1的差值小于1.0 eV;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高于所述客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且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与客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的差值小于0.6 eV。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材料选自磷光材料,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与客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之差小于1.0 eV。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中的一层或多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4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