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834383.0 申请日: 2018-07-26
公开(公告)号: CN108901850A 公开(公告)日: 2018-11-30
发明(设计)人: 侯金艳;吴丽芳;陈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代理人: 王亚洲
地址: 23003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丝 离体再生 茎尖 愈伤组织 植物生长调剂 植物生物技术 复壮 材料来源 再生植株 培养基 植株 不定芽 预培养 伸长 剥取 成苗 顶芽 体外 脱毒 株系 接种 生根 诱导 分化 管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方法,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金丝皇菊优良株系的当年生顶芽为材料来源,经预培养后,剥取茎尖接种于添加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剂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的伸长、体外生根和成苗管理,最终获得完整的金丝皇菊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实现金丝皇菊的快速离体再生的同时,使得金丝皇菊植株的脱毒复壮成为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丝皇菊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江西修水,性味甘苦,富含黄酮、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药茶兼用功能,主要以头状花序入药。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菊花,金丝皇菊因其外型美观(体积大,花型好,能够成球状),气味芳香且口感极佳,不仅能清热祛风,明目解毒,还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挥良好的消炎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金丝皇菊的茶用功能受到越来越多食客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其产业化栽培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由于在生产上,金丝皇菊常年采用扦插和分株等传统的无性繁殖手段进行繁殖,一方面繁殖过程存在繁殖系数低和繁殖速度慢等问题;另一方面繁殖过程中也带来病害的积累,致使金丝花菊品种退化严重,品质变差,产量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限制了金丝皇菊产业的发展。国内外研究发现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维管束进行的。由于茎尖细胞分裂旺盛且尚未形成维管束,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组培苗体外生根技术对茎尖进行离体再生研究,以期在实现金丝皇菊优良株系规模化繁殖的同时,以期实现金丝皇菊植株脱毒和复壮。目前有关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外生根技术,提供一种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金丝皇菊茎尖离体再生的方法,依次包括顶芽的预培养、茎尖的剥取、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的体外生根及成苗管理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顶芽的预培养是指将金丝皇菊顶芽表面消毒后接种于添加0.05~0.5mg/LGA3、25g/L蔗糖和7.0g/L琼脂的1/2MS培养基中,于温室中进行光照预培养。

优选的,所述金丝皇菊的顶芽取材于田间高产株系的金丝皇菊当年生顶芽。

优选的,所述金丝皇菊茎尖的剥取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从预培养3~5d的金丝皇菊顶芽上剥取长为0.5~2.0mm大小的茎尖。

优选的,所述茎尖愈伤组织诱导是指将茎尖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其中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0.2~2.0mg/L 2,4-D、0.05~0.5mg/LIAA、25g/L蔗糖和7.0g/L琼脂的MS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愈伤组织的分化是指将诱导出绿色愈伤组织的茎尖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其中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添加0.2~2.0mg/L TDZ、0.05~0.5mg/LNAA、25g/L蔗糖和7.0g/L琼脂的MS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不定芽的伸长培养是指将分化出不定芽的愈伤组织转接于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伸长培养,其中所述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添加0.05~0.5mg/LTDZ、0.05~0.2mg/LNAA、25g/L蔗糖和7.0g/L琼脂的MS培养基。

优选的,所述不定芽的体外生根是指将高度为2~4cm,带2~4完整叶片的不定芽经表面消毒后,经生根诱导处理后定植于喷施有0.1~0.5%高锰酸钾溶液的营养土中进行体外生根;其中所述的伸长芽表面消毒是指将不定芽用流水冲洗3~5min后,用终浓度为0.1~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3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