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丝机及化纤单丝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34194.3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师雅并;王彦增;梁恒弋;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昌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1/02 | 分类号: | D01D11/02;D0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丝机 驱动器 张力信号 预设 主控 张力传感器 分丝装置 化纤单丝 卷绕装置 生产设备 退绕装置 指令 断头 分丝 复丝 退绕 纺织机械领域 张力控制机构 卷绕成筒 生产效率 张力恒定 扰动 卷绕 精密 测量 传递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分丝机中,复丝丝饼消极退绕以及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控制精度较低导致在分丝的过程中,张力扰动大,易产生断头的问题,提供分丝机及化纤单丝生产设备,其包括主控驱动器、退绕装置、分丝装置、卷绕装置和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能够测量复丝的张力并生成张力信号后将张力信号传递给主控驱动器,主控驱动器接收张力信号后分别指令退绕装置按照第一预设速度输送,指令分丝装置按照第二预设速度输送,以及指令卷绕装置按照第三预设速度卷绕。有益效果是,通过复丝积极退绕和保持整个系统张力恒定的方式,有效避免分丝断头,以提高分丝机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实现精密卷绕成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丝机及化纤单丝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分丝机的分丝生产过程普遍采用原料丝饼消极退绕+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控制退绕张力的方式,在复丝和分丝后单丝允许的张力范围内,完成复丝分开成单丝并分别卷绕成筒。在退绕过程中,由于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其固有机构原件弹簧等响应速率不适应高速,所以分丝生产的运行速度受制约;再加上原料丝饼被动退绕,分丝过程张力较大;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控制精度较低,张力扰动大,可能产生断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生产效率也较低;同时,系统张力不可控也不能实现恒张力卷绕,无法实现精密卷绕成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分丝机,以解决现有的分丝机中,复丝丝饼消极退绕以及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控制精度较低导致在分丝的过程中,张力扰动大,易产生断头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分丝机的化纤单丝生产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分丝机,
包括主控驱动器、退绕装置、分丝装置、卷绕装置和张力传感器;
退绕装置退绕复丝并将复丝输送至分丝装置,分丝装置将复丝加工为分丝并分别输送至卷绕装置,卷绕装置将多根分丝分别进行卷绕;
张力传感器能够测量复丝的张力并生成张力信号后将张力信号传递给主控驱动器,主控驱动器接收张力信号后分别指令退绕装置按照第一预设速度输送,指令分丝装置按照第二预设速度输送,以及指令卷绕装置按照第三预设速度卷绕。
退绕装置用于将复丝退绕后并输送至分丝装置,积极退绕,相比退绕装置被动退绕,能够减小分丝过程中的丝的张力,以降低分丝过程中的断头率。分丝装置将复丝加工为多根分丝后分别输出至卷绕装置,卷绕装置将每根分丝分别卷绕,从复丝到分丝,再到绕丝,丝的张力由张力传感器测量并形成张力信号并传递给主控驱动器,主控驱动器设置有分丝过程的工艺参数,能够根据工艺参数分别对退绕装置、分丝装置、卷绕装置的输送速度进行逻辑控制,因此,主控驱动器接收张力传感器的张力信号后会发出指令控制退绕装置、分丝装置、卷绕装置的输送速度。
要保持整个系统张力的恒定,取决于退绕装置、分丝装置、卷绕装置的输出速度,速度差可以是零,完全同步输送,也可以是恒定值,两种方式,都能够使丝的张力保持恒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退绕装置包括退绕电机和复丝丝饼;
退绕电机与主控驱动器电连接,退绕电机的输出轴与复丝丝饼驱动连接;
主控驱动器接收张力信号后指令退绕电机驱动控制复丝丝饼按照第一预设速度转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分丝装置包括分丝电机和分丝盘;
分丝电机与主控驱动器电连接,分丝电机的输出轴与分丝盘驱动连接;
主控驱动器接收张力信号后指令分丝电机驱动控制分丝盘按照第二预设速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昌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昌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34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